特色小镇申报材料

时间:2025-08-01 18:11:38
特色小镇申报材料

特色小镇申报材料

特色小镇申报材料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主题,以便民利民、务实高效、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为原则,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政务公开为基础,创新工作机制,创优发展环境,促进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和谐健康、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二、工作目标

以乡镇农民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农民标准化培训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三个中心”)建设为重点,完善管理体制,规范运行机制,拓宽服务功能,延伸服务平台,建立县有行政服务中心、农业专家服务团、农民教育学院,乡镇有“三个中心”,村有农民服务站,村小组或新农村建设点有农民之家的便民服务网络。各乡镇在年底前要建好“三个中心”,并抓好1-2个示范性村级农民服务站,有条件的村小组或新农村建设点要建好农民之家。通过构建便民服务网络,建章立制,提升效能,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构建起规范、高效、方便、快捷的农村便民服务体系。

三、工作原则

1、便民原则。科学设置服务事项和工作流程,方便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2、公开原则。通过便民服务卡、公示栏等多种形式,公开服务事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依据和收费标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3、高效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做到随时受理,限期办结,切实提高行政效率。

4、依法行政原则。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程序受理和办理,既要热情服务、方便群众,又要严格依法办理有关事项。

四、机构设置

1、各乡镇要整合原有的“三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资源,统一命名为乡镇农民服务中心。乡镇农民服务中心是办理本乡镇和上级政府部门授权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并提供代办、咨询等便民服务的平台。乡镇农民服务中心直属乡镇人民政府,在乡镇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又是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的延伸机构,在业务上接受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乡镇农民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在行政审批、证照证明、信息咨询、解决诉求等方面为农(居)民提供服务。乡镇民政所、农医所、财政所、城建所、国土所、计生办、综治办等必须在农民服务中心设立办事窗口,为农(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一站式”服务。

2、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是乡镇人民政府服务“三农”的主要工作部门。乡镇农技、林业、农机、水利、水保、果业、农经、畜牧兽医、乡镇企业等岗位工作人员必须入驻农业服务中心办公,并设立办事窗口,为农(居)民提供政策咨询、信息、物技结合、预约上门等“一揽子”服务。

3、乡镇农民标准化培训服务中心是组织开展本乡镇农民培训工作的服务平台,与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同时提供劳动就业服务,并办理社会保险事务。乡镇司法所入驻该中心合署办公。中心设立农民培训、就业信息服务、劳动保障和法律援助等办事窗口,为农(居)民提供培训、就业、维权“一条龙”服务。

4、各行政村设立农民服务站,以为农民或直接办理一些日常性事项为主要职能。按照方便简洁、综合归类的原则,村级农民服务站统一设置“五室一学校”,即党员服务室、综治室(含维稳工作室、矛盾纠纷调解室)、计生服务室、文体活动室(含农家书屋)、创建文明活动室(含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室)和农民培训学校(含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人口学校)。有条件的村可试行建立集中、敞开式的办事场所。

5、村小组或新农村建设点设立农民之家,具体帮助群众代办力所能及的申请事项。

五、服务内容

1、乡镇农民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主要是涉及审批的有关服务事项,包括乡镇可以直接办理和需到县级部门办理的各类事项。对权限在上级的行政许可类事项,农民服务中心开展初审、呈报、服务。具体的服务内容尽可能和县行政服务中心对接,对审批服务事项业务少、频率低的.项目,可整合办理,实行一人多岗、一专多能。

2、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主要是负责本乡镇区域内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农业品种改良、动植物疫病的防控、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和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工作。

3、乡镇农民标准化培训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主要是建立培训台账和劳动力需求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并组织农民参加培训,用工信息和拓宽就业渠道;同时,为农(居)民提供劳动保障、农民培训以及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维权等服务。

4、村级农民服务站的服务内容主要是为农民提供在涉及农村社会公共事务、就业保障、农业发展、党员服务、纠纷调处、政策宣传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5、村小组农民之家的服务内容主要以搜集农村社情民意、相关政策宣传为主。

六、运行方式

1、乡镇“三个中心”采取圩日集中办公、闲日轮流值班的方式运行,并实行以下两种办法开展工作:

⑴实行“六公开”服务。各窗口对审批服务事项通过制作便民卡、工作流程、公示栏等形式公开项目名称、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和政策依据。

⑵实行“六制”办理。工作人员根据服务对象申报的事项,按以下规定办理:

①直接办理制:凡程序简便,可以当场审批的项目,即收即办,当场办理。

②承诺办理制:对不能当场办理,需要审核、论证等方面的申请项目,由工作人员在承诺时限内办结。

③联合办理制:对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审批的项目,由主办窗口牵头协调,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结。

④上报办理制:需报上级审批的申请事项,由工作人员负责材料的审查,明确告知所需的材料、费用及办结时限,在规定时限内由主办部门负责上报,积极联系办理,全程帮助办结。

⑤明确答复制: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批准的事项,受理窗口应书面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批准的理由,明确给予答复。

⑥协助办理制:群众申办有关事项确有困难的,工作人员应予以指导和帮助起草、填写有关较为专业或复杂的申报资料。

2、村级农民服务站以为农民代办、协办为主,除村级能够办理、调解的事项外,主要实行便民服务制,其原则、内容、程序、形式、制度、工作要求等按《关于印发〈大余县创新管理模式推行便民服务制的工作意见〉的通知》(余办发[2009]22号)规定要求执行。

七、服务程序

1、受理。乡镇“三个中心”服务窗口对群众提出的办事申请,属于受理范围且申请材料齐全的事项应予以受理;对申请材料不全的要出具一次性告知书,待申请人补齐材料后再行受理。

2、办理。窗口受理办件后,能直接办理的,即时办理;不能直接办理的,由承办人 ……此处隐藏31523个字……心,强化周边环境打造、功能配套,突出品牌宣传,形成全国知名的“360行”行行有体验的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申报材料13

大泽山镇紧密结合特色小镇建设,构建全域、全时、全民旅游大框架和一心、一环、五区空间格局,力争用3-5年时间,计划投入48.5亿元,立足于3.5万亩优质葡萄产业优势,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塑造“山水大泽、平度原乡”品牌,打造“大泽葡萄旅游古镇”和国际旅游度假休闲小镇及国家全域旅游特色镇。

中国葡萄之乡屡获殊荣

据了解,大泽山又名“九青山”,主峰海拔737米,属齐鲁名山。据史书记载:“群山环而出泉,汇为大泽,以此名也;风光秀丽的大泽山,名胜荟萃,古迹棋布。早在新石器时代,曾使“黄帝所常游,与神会”。大泽山自然风光秀丽、人文积淀丰厚,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处:天柱山摩崖刻石、岳石文化遗址、大泽山石刻及智藏寺墓塔林;山东省、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处,包括石雷战遗址、高家民兵联防遗址等。

大泽山镇位于大泽山脚下,面积150.6平方公里,辖80个行政村,人口6.2万,优质葡萄种植面积约3.5万亩,先后荣获“中国葡萄之乡”、“国家级葡萄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中国鲜食葡萄第一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殊荣。大泽山葡萄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

8个项目突出特色产业

“大泽葡萄旅游古镇项目建设融资渠道以PPP模式、社会投资为主,集中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风貌整治、特色产业等18个项目,总投资规模48.5亿元。 ”大泽山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说,该镇委托浙江大学规划设计院、中国美院、北京大地旅游规划设计院等全国知名设计单位,对大泽山综合资源及发展条件进行分析,高起点策划,科学编制特色小镇规划,精准确定了大泽山总体定位、产业发展路径、游线组织、设施设置、空间布局、用地控制等。

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为“乡村休闲旅游”,以葡萄产业为基础、历史人文为要素、旅游特色为主题,按照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立足于3.5万亩优质葡萄产业优势,深入挖掘岳石文化等特色文化内涵,构建全域、全时旅游框架,打造“大泽葡萄旅游古镇”,将分别在风貌整治类项目、山体恢复及矿坑治理项目、公共服务设施类和特色产业项目等投入资金48.5亿元,其中特色产业项目计划投资24.8亿元,规划建设大泽山风景名胜区建设、泽山葡萄酒庄项目、农民绿色创业园项目、大泽山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所里头民俗村项目、响山潘家民宿村项目、天柱山景区改造项目和季家疃壁画村8个项目。

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

据介绍,大泽山镇依托资源禀异的生态环境、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立足中国葡萄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优势,激活岳石文化遗址、天柱山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大泽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等现有资源,提升现代精致农业竞争力,实施“旅游兴镇、葡萄富民、宜居宜业、绿色崛起”战略,构建“山水田园城”为一体的胶东半岛独具魅力的全时全域旅游小镇。预计建成后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总收入可达8亿元,年税收收入达到1亿元。

特色小镇申报材料14

一、四营乡基本情况

四营乡位于泊头市西部,东临交河,西接富镇,南与阜城蒋坊乡眦邻,北与献县河城街乡接壤。全乡总面积7500公顷,耕地81250亩,粮食作物占56000亩,经济作物25250亩,其中果林占据3000亩。辖53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全乡共有小学5所,幼儿园多与小学合建,有卫生院一所,有村级卫生室42个,境内拥有军张、四营、田庙(田三)、范留慈、穆村、冯三番、黄屯等6个集贸市场。乡驻地现位于四营村,由四营村即镇直单位组成,是全乡的整治、经济、文化中心,农业产业主要为粮食种植,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

二、特色小镇产业定位

打造环保产业独特的专业水准,提升企业的专业化水平,集中精力搞好核心业务,同时发展采摘观光旅游业,集产业、旅游为一体“园区镇”。

三、发展特色

四营乡是我国北方环保设备生产的发源地,近年来发展迅速,并注重产业集聚,力争打造长江以北最大的除尘产业基地。目前我乡已拥有环保企业60余家,占全乡民营企业总数的60%,生产整机的有15家,生产配件的31家,产品已形成高压静电大布袋、单机、旋风、噪声控制、管道支吊架等6大系列150个品种。固定资产总值达5亿元,从业人口5500人,全国百强、省十强环保企业5家,年产除尘器及配件40万吨,年产值达15亿元,产品远销全国,并出口到东南亚地区和俄罗斯等国家,产品广泛适用于钢铁建材、化工、能源及十几个工业领域。特别是河北高科集团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在自身的不断努力和泊头市政府的.牵头带动下,2015年6月份与河北工业大学开展合作,河北工业大学研究基地最终在高科落户,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带动我乡环保产业的整体发展。

近几年四营乡工业发展迅速,并已形成以除尘设备制造业为主,铸造、阀门、药用包材、汽车配件等多业并举的工业格局。阀门制造是我乡的又一支柱产业,生产楼宇暖通及给排水设备,拥有12项国家专利,已成为许多国内大型重点项目的阀门供应基地。同力阀门全焊接节能球阀生产线项目,获得省著名商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鸟巢选用了该公司的产品,2015年该公司的阻力平衡阀专利获得国家创新基金。药用包材是四营乡新兴产业,主要生产药瓶、托盘、pvc片材等系列产品,目前正开发制片设备,我乡药用包材企业现有15家,产品占全国市场32%。

特色小镇集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在积极发展产业的同时,依托采摘大棚,积极开发集采摘、观光、住宿于一体的旅游业。围绕灌河村民心湖,在村南建设采摘园和农家乐体验园,建设一座占地100亩的仿古式农家饭店,同时可容纳1000人就餐,100人住宿,餐桌所用食材全部由生态园自产供应,吃、住、行、游、购、娱面面俱到,让顾客亲身体验天然乐趣,陶冶心灵。

四、建设规划

四营乡工业园区是泊头市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强势经济板块,下一步,四营乡将按照“工业强乡、项目立乡、开放兴乡、商贸活乡”的工作思路,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即以园区建设带动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提高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计划在原有沿路经济的基础上将园区向三条乡级公路延展,即以正港路为中轴线,以1号公路(正港路至四营)、2号公路(正港路至冯三番)、3号公路(正港路至黄屯)为两翼,形成一横三纵的脊骨型工业园区格局,总占地面积可达5000亩,建设面积1500亩,包括除尘环保、药用包材、阀门制造三个专业小区,预计将投入资金4亿元,建设道路15公里,硬化线路20公里,增设变压器15台,注重发展环保除尘、药用包材和阀门制造三大产业。

总之,为进一步提升工业园的品位,在繁荣市场经济的同时,将观光旅游融入到特色城镇建设之中,按照“兴工、强旅”的发展思路,发展现代农业,力促四营乡发展成为以环保设备产业和采摘观光为主的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申报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