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儿媳事迹材料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属于事务公文的一种,有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的作用。到底应如何拟定事迹材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美儿媳事迹材料,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美儿媳事迹材料1刘慧格,是一位70后的普通农村妇女,她勤劳致富,相夫教子,和睦兄嫂亲待姑姐,还管是婆家还是娘家她都从不计较得失,用18年的操劳见证了对婆婆赵枝兰的孝亲。
今年39岁的慧格在1997年嫁到并不富裕的郭民正家,那会儿她为了过好小日子,就想方设法让丈夫学厨师学做饭,家里的里里外外都由她一个人操持,老人需要她、孩子需要她,地里需要她—————为了过好日子她恨不得把自己掰成两瓣。等到丈夫学厨归来她又张罗着办流动饭庄,她们的小日子在两个人的努力下几年光景发生了大变化。
慧格说嫁过来后,公公已去世,她们两口又要经营流动饭庄,丈夫经常外出主办红白喜事,家里17亩地、80岁婆婆、一对儿女都只能由她来照应,慢慢地就与婆婆相处下感情了。家里的`大大小小事都由她一个人默默做完做好,每天天不亮她起来做好婆婆的饭,唤醒正在酣睡的儿女上学,便去地里耕种庄稼。一到饭点就要急着回家照顾婆婆,她怕年势已高的婆婆自己动手做饭有个啥闪失。好几次婆婆看着儿子和媳妇忙得拉不开拴,着急着自己动手做饭帮忙,被儿媳妇知道后两口子都对老人发了脾气。还有一次婆婆就动手提了一小筒水,被不善言辞的惠格看见了,她当场对婆婆生了很大的气,事后婆婆却偷偷告诉儿子她心里很是乐开了花,想偷着笑。
最美儿媳事迹材料2XX 1973 8,女,年月出生,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海滨街道北新村人,是个自由职业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个普XX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把这首诗当做自己的座右铭。
10多年来,她每天帮婆婆端屎端尿、洗澡擦身,无怨无悔地侍奉着这位长年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孝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了街坊四邻的交口称赞。
XX 21 XX年,年仅岁的带着女孩般的纯真嫁进了这个家庭。结婚后不久,她的老公在一次意外中遭到了电击,手严重受伤,被判定为XX XX三级残疾。的婆婆,张碎花,于年中风后,行动不便,被判定XX为一级残疾。为了照顾好这位行动不便的婆婆,着实费了不少心思,不说别的就单单让婆婆吃饭这件事就令她费了不少心神。日常侍候婆婆的一些琐事她不怕,最让她害怕的就数让婆婆能按自己的心意好好吃饭。由于婆婆中风躺在床上不能动,时日久了心里难免就会产生焦躁的情绪。于是她就故意挑一些生活中发生的开心事说给婆婆听,哄她高兴,只有当婆婆心情好了,吃饭才会顺当点。否则稍有什么不如意,婆婆不是一声不吭地背过去脸不搭理她,就是干脆把饭菜XX抛洒一地,有时甚至把端给她的饭菜故意用胳膊一抡溅得一身。每当发生这种情况,她总是不声不响地收拾把烂碗碎盘收拾起来,免得伤到人,再把溅洒开来的饭菜擦干净,都处理好后就重新给婆婆做XX饭。如此反复,婆婆看在眼里,也能体会到的不容易,当她把重
新做好的饭菜送到婆婆的面前时,婆婆就不再乱发脾气了,而是认真的把饭吃完了。看到生病的婆婆开始理解自己了,在饮食方面,她就显得更上心了,隔三差五的来点花样,让婆婆吃得高兴,也吃得顺心。婆婆的脸上也泛起了久违的笑容。除此之外,给行动不便的婆婆洗脸端盆本来也和让婆婆吃饭一样是她难以迈过的一道砍。但在她日复一日的为婆婆端水洗脸成了一种彼此间的习惯时,她也就觉得婆婆刚开始的不配合和无理取闹都显得无足轻重了,如今她把给婆婆洗脸端盆当成了自己每天要做的功课,心里总是想着要是自己多干点,侍候得婆婆好一点,那么丈夫的`后顾之忧也就没有
了。这么想着,心也就豁达了,烦恼也都随之而去了。人们常说,久XX病床前无孝子。十多年来也就是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总是把婆婆的床铺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外人一走进婆婆的房内也不会闻到任何的异味,而这么多年大部分时间躺在床上的婆婆身上也从来没有生过痤疮、湿疹,这也多亏了她的服侍周到。十年,短暂而又漫长的十年间,她将为人媳妇能做到的一切本分都做到了最好。有时候婆婆看上去总是忧心忡忡愁眉不展的,她看在眼里,有事没事的时候就坐到婆婆旁边陪着她一起闲聊,拉拉家常,在天气好也方便的时候就带着婆婆到外面四处转一转,宽宽老人家的心,不让她因为整天只能呆在房子里而变得忧郁。为了让婆婆身体恢复的更好些,她不嫌脏不嫌累,自觉地经常起给婆婆按摩,几年来从未间断。有些不知内情的人总会这样对她婆母说:“老人家,养闺女就比养儿子强,想吃啥做啥,您
多有福气呀”她婆母听了总是笑眯眯地说:“可不是,这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修来了这么一个好的儿媳妇比亲闺女还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都要陪婆婆说说话,期待能让婆婆开口说话。每天做好饭,她盛好第一碗饭端给婆婆;平日里,经常买婆婆喜欢吃的零食;冬天天气好时,和丈夫一起牵着婆婆下楼晒晒太阳;婆婆有时有些大小便失禁,常常把尿屎拉到身上,她和丈夫特意买老年人用尿不湿给老人用。有时到外边办事,她就把婆婆安置好在房里,还给她准备了一个小便桶。结果,婆婆把尿洒得满屋都是,有时好好的被子都被她撕成好几段,棉絮这里一堆,那里一团,这让房间里充满不堪忍受的异味,一般人稍微一闻就会呕吐,但她却从来没有怨言,只是默默地整理、收拾房子,把撕碎的被子重新换条新的;还为婆婆擦洗好,拿干净的衣服给婆婆换下。为照顾患病的婆婆,她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去匆匆,每次看着同样身体不好的父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
XX不但把精力放在照料婆婆的身上,还十分爱丈夫、爱女儿,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她默默地承担起全部家务,用女性特有的坚强和韧性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用爱心呵护家庭每一个成员,用真心营造了一个XX温馨、和谐、幸福的小家庭。百善孝为先,多年孝老情。无微不至侍奉着病重的婆婆,用如水般平静地孝心践行着“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的千古名言,传承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美德,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
最美儿媳事迹材料3XX,女,汉族,1928年2月出生,新泰XX镇寺岭村村民。
八十七岁的婆婆照顾体弱多病、有智力障碍的儿媳妇多年,无微不至的关心保护让她的事迹深情动人。
XX是XX镇寺岭村人,今年八十七岁了,说起她来人们先感慨后赞叹,因为她的一生很不容易,也很让人竖大拇指。
XX娘家是宁阳县东庄乡石崮村人,年轻时经人介绍,认识了新泰市XX镇寺岭村的青年乔文泰。乔文泰踏实肯干,两人婚后的日子一直过得和和美美,两口之家也不断壮大,XX先后生了三个儿子。
老伴乔文泰凭着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干上了生产队队长,XX也在队里干活,她是生产队里的劳动模范,是三里五村出了名的接生员,也会推拿按摩,孩子有个小病小灾的,她找准穴位,按按 ……此处隐藏13628个字……脚、按摩了,爸实在不忍心让你整天这么辛苦呀,听着公公这么一说,素华非常感动,并笑着对公公说:爸,您放心,我年轻,身体棒呢,再说孝敬您,照顾您是我应该做的,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善良的儿媳呀。
为了使老公公睡着舒适不得褥疮,老公公的被褥,她总是经常拆洗凉晒,让老人盖着舒坦,到了夏季,不管活多忙,xx总是把老公公的衣服勤洗勤换,每天都为老人擦身洗肢,天热了,一有时间xx就把老人背到外面乘凉,怕老人闷得慌,给老人买了录音机,让老人听节目消磨时间,丰富老人的文化生活,受xx的熏陶,孩子从小放学回来也自觉的帮助伺候老人。xx几十年如一日伺候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社区在板报和一些活动中进行了宣传,使社区广大妇女在生活中受到影响和启迪,社会风气自然而然的就好了起来,xx在尊老敬老举动赢得了社区广大妇女的感动、敬重。xx的公公逢人必说的一句话就是:“他今生算积德了,娶了这样一个好媳妇,让他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别看他身体不能动弹,可他过的.可开心了,心里亮莹莹的”。xx的大姑姐更是逢人必讲,老公公在xx跟前照顾她们是一百个放心,整天比她们这做女儿的照顾的还周到呢。左邻右舍提起xx都竖起大拇指,xx就是这样,把尊老敬老当作一种责任,以一颗爱心为不能自理的公公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xx常说:对待老人要无微不至,要有耐心,老人不图吃得好,穿得好,只要心情好,不生气就行,让老人过上舒适幸福的晚年,尽到做子女的责任。她的母亲已近80岁,身体不好,患有胆囊炎,医生提出平时饮食要特别注意,多吃流食,容易消化,不能吃米饭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针对母亲的身体情况,她在饮食上不厌其烦的为老人变换花样让老人吃的可口。最近由于老人年龄大了又增加了高血压等病,为给母亲治病,她省吃简用省下钱来为老人治病。这些年来她就是这样始终如一的照顾老人。谁家有困难只要找到她,她就热心去帮助人家,邻居都夸她是一个贤惠、孝顺的好儿媳、好女儿,自己心理也很欣慰。她和邻居和睦相处,从没有闹过矛盾,多次被评为北戴河区“五好家庭”、“好儿媳、好女儿”。
下岗后,她想就自己家里的现状,不能呆在家里,应该干点什么工作挣钱贴补家用。于是,她就找到了社区,在社区各位领导的帮助下,干起了清洁工这一行。一晃已经干了7年。她很珍惜这个岗位,所以每天天一亮,就起床,冒着严寒酷暑,风里来,雨里去,穿梭在大街小巷里,为创造一个优美整洁的环境,让居民有个舒适的好心情,让游人有个好印象,用她的辛勤劳动换来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心理感到特别的高兴。几十年的媳妇生活,使xx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顺”的含义,作为儿女,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但她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xx就是这样一位丈夫眼中勤劳能干、体贴关心的好妻子;女儿眼中和蔼慈祥、朴实善良的好母亲;公婆眼中通情达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妇;邻居眼中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心人。
最美儿媳事迹材料15杨xx,女,现年37岁,曹家镇栗新村人,祖籍江西省赣州市,1999年与大她11岁的栗新村吴雄初结婚。婚后育有一男二女,两个人恩恩爱爱,和和美美,勤劳持家,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是一个幸福的好家庭。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xx年,一场灾难,无情地砸向了这个本来就幸福平和的家庭,砸向了温柔体贴的杨xx身上,砸向了三个幼小孩子的心灵,温馨的港湾就此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丈夫吴xx在一栋高楼贴外墙砖时,不慎失足从23楼坠落到11楼,还好被一个障碍物拦在了11楼,否则不可想象了。但是丈夫被摔成重伤,多处骨折,颈椎五六节脱落,脊髓严重受损,腰椎盘变形,最终导致上下肢瘫痪,无法行走,酿成了终身残疾,真是一失足成千古“痛”。
一个30多岁的女子,面对晴天霹雳般地打击,换作一般女子,是无法接受的,也无法支撑的。也许是爱情的鼓舞,也许是母爱的驱动,也许是孝心的萌动,杨xx女士用顽强的意志,耐心,诚心,爱心,坚持了下来。全家人的生活起居和所有的重任,都别无选择地落在了她柔弱的.双手上和肩膀上。闭上眼睛都能想象,等待她的会是多么艰难的情景,会是多么严峻的考验和煎熬。为丈夫端屎端尿,洗澡,擦背,半夜三更要翻身,造成她经常失眠,头晕脑胀,还要喂丈夫的饭。五年来,天天如此。由于要照顾丈夫,五年才回了两次娘家。但娘家的父母亲很理解支持她,也很有家教,从小对她一直要求严格,教育有方,父母亲的支持使她更加坚定不移地走了下来。
除了丈夫瘫痪了,她的婆婆也是一个需要她关心和照顾的对象。婆婆是一个间歇性精神病人,经常外出不回家,真是操碎了杨xx的心。每次都是她挨家挨户爬山涉水找回来的。一次,婆婆失踪了,找遍了附近的村子,找了好几天,没有音讯。杨xx心急如焚,茶饭不思,精神萎靡,她真是太难了,焦急的同时还需要照顾病恹恹的丈夫?早上五点还要给子女做饭上学,公公现年76岁了,身体也不好,也是需要杨xx照顾的对象。过了半个月,终于得到消息婆婆流落到了安化县梅城镇,她立即租车赶到了梅城,找到了心爱的婆婆,这时,她抱着婆婆伤心地哭了……
有一股暖流叫感动,总有一个故事叫奇迹,总有一种事业叫传承,总有一种感叹叫做孝心无价。?孝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美德,古往今来都流传着一句话百德孝为先,几千年来,一个又一个故事带给我们不断的感动,我们在体会亲情接受感动的时候,也会由衷地感叹,爱!杨xx爱的故事,感动天地,响彻山河! 杨xx家是贫困户,由于要照顾全家,无法外出打工,家徒四壁,无任何经济来源,丈夫天天要吃药,一个月要20xx多元,全家的一切开支,纯粹就是靠政府救济的低保金,一个季度仅3100元。被迫无奈,只好让刚刚高中毕业的儿子放弃上大学的美好愿望,去长沙打点零工,解决点零星开支,但这对于家里庞大的开支来说,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在问到她是否对政府的政策满意时,她说:“感谢政府对我的帮扶,幸好有低保金,否则我家就雪上加霜了,但致富还得靠自己,靠自己自力更生,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我虽然家庭遭遇不幸,但我不灰心丧气,不向困难低头,愿与丈夫白头偕老,共度难关,愿永远与家人不离不弃……”
当今社会,年轻人都乐于贪玩,乐于享福,乐于牌桌,乐于灯红酒绿的逍遥。一个37岁芳龄的女子,特别是跨省籍的女子,换作少数别人,遇到这样的灾难和长久的困难,肯定会选择退缩,选择新的生活,甚至选择抛夫弃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但从江西嫁过来的杨xx,没有选择离开丈夫和孩子,而是主动担当,主动承担责任,用自己的良心挑起了一切不幸。
据村干部和群众反应,杨xx不但是最美媳妇,最美贫困户,而且邻里和睦,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多年来,没与任何人吵过嘴,受到全村群众的称赞。
她丈夫吴xx欣慰地说:“我这辈子遇到了不幸,但是遇到了一个好妻子,如果没有她,我无法坚持下去,全家不可想象会是什么情景。现在虽然没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但有了她无私的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我这辈子心满意足了,我真是三生有幸,天赐良缘啊。希望全社会多出现我妻子式的好媳妇……”
是的,杨xx的事迹,品德,精神,会永远感动,激励和鼓舞着许许多多的人,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向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