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精品1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材料,肯定对各类事迹材料都很熟悉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事迹材料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师德标兵事迹材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1XXX,女,1985年11月出生,中学二级教师。从20xx年至今,一直担任XXX市第十四中学的数学老师。从教13年来,XXX老师坚持教学一线工作,兢兢业业,师德高尚,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
孜孜不倦收获多
20xx年7月,XXX老师从黄淮学院(原驻马店师专)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20xx年9月至今,一直担任XXX十四中的数学老师。年轻内向的她工作用心负责,为人谦虚进取,赢得了学生的爱戴,领导同事的赞扬。她喜欢自己默默钻研,拓展教学研究、课改。她常常深感数学课堂枯燥、单调、乏味,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模式日益僵化。数学究竟该怎样教?究竟应如何对学生实施素质教学,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这门课?成了她工作中着力突破的方向。
做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永葆课堂活力。某次与上级领导的一席话,让她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为了真正的学以致用,提高实践能力,她扎根课堂实际,边学习边研究。20xx起,她开始系统总结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并颇有收获。20xx年6月,由她担任课题组主持人的研究成果《初中数学学科德育功能的研究》获得焦作市三等奖;20xx年11月,研究成果《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鼓励下的追问”的策略研究》,获得XXX市一等奖;20xx年,所作“坐标表示平移”一课,获XXX市初中数学优质课二等奖。作为地理老师,她是业余的,可她从没放弃过提升自己,总是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钻研学习,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曾先后获XXX市初中地理优质课二等奖、焦作市初中地理优质课二等奖和河南省教育系统优质课叁等奖。
爱岗敬业成绩优
任老师是一位普通的农村中学老师,把工作看成了自己的生命。她以爱每一位学生为己任,公正公平负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犹记得20xx年,她担任一届初三毕业班的数学课。一天早上,她起来后感觉特别不舒服,自己用体温表量了下38。5度。由于事发突然,没有和别的老师提前调课,她毅然拿着课本走进了教室,想着不能耽误初三孩子们任何一节课,下课了再去看病。可上课中,她突然晕倒在教室里。醒来后,校长,同事,学生们都围着她,关切的问她怎么样了,家人来学校后,她也只是要求简单的到镇里的小诊所看了下。就这样,在吃了药,休息了一下午后,第二天她就又投入到了繁忙的教学中,心中始终想着不能耽搁初三学生宝贵的时间。
20xx年,二胎产假过后,学校领导和她的同事到家里看望了任老师和孩子,她说深表感谢。9月份,任老师又接收了一届初三毕业班。这次不同以往,她身兼初三数学和初三历史两门课。二宝才几个月大,她经常感觉头晕,身体吃不消。她每天除了上课,课余时间都用在了备课上。尤其是历史,备一次课常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有时白天事情多,备课时间不足,她就晚上熬夜备课。为了第二天能准备充分,上好历史课,她每天回家都像学生一样,提个包“上学放学”,包里装着她没有完成的历史和数学工作。白天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晚上回到家,婆婆也很累了,她有时就会很不好意思的对婆婆说,妈,今晚让孩子跟你先睡吧,我还得熬夜备课。期间,她肚子疼了两个月,一直都没有时间去检查,有时正上着课,肚子突然就特别疼,她就坐下来让学生做题,来她跟前批阅。在家人的催促下,她趁着休息日做了检查,原来是子宫里长了囊肿,尺寸还不小。但任老师总想着,马上就是初三全市一检了,如果我这时候动手术,至少得请假两周。最后在征得家人同意后,她改为不用请假的中医保守治疗。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xx年寒假后的二检中,她的班数学优秀6人,及格19人,终于打了一个翻身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老师告诉自己,不怕困难,勇于直上。
勤于反思快提升
20xx年9月至今,由于历史学科备课量大,她对数学课堂有点懈怠了,毕竟她身兼初三数学、历史两门课,孩子幼小,精力有限。在一次上级教学检查中,她被指出了一些缺点不足。教研室领导还说了一句:年轻人还是要多学习。她当时有点难过,也有点不服气,因为之前几乎没有受到过这样严厉的,意味深长的.评价。过后静下心来,XXX老师仔细回忆起来,才意识到领导的评语真是一针见血,直指要害。这节课她确实很失败。晚上回到家,她熬夜写下了一节教学反思。她醒悟到,时间不够,精力有限,这都不是她工作不出色的借口,上课效率不高的理由。她认识到,教学不是靠单纯的埋头苦干就能提高成绩的,还是要以课堂为中心,提高课堂效率,苦干加巧干才行。
有风有雨有阳光,有汗有泪有欢笑。由于XXX老师措施有力,方法得当,她所带的班级数学成绩几乎都是年级第一,赢得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20xx年,她被评为XXX市优秀教师,受到了XXX市人民政府的表彰。
教育是她终身奉献的事业,她将以更加踏实的工作作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献寸心于三尺讲台,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2小学师德标兵事迹材料我自 84 年参加工作以来,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把爱的阳光洒向事业,洒向学生。虽然没有取得辉煌的成绩,但却一直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增砖添瓦。
一、努力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做为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是学校,也是学生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因为教师的本职在于上好每一节课,向 40 分钟要质量,这是根本,也是必胜的武器,所以认真备课,掌握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览教材全部内容,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遵循教育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课程结构。为了让
学生牢固掌握,灵活运用以学过的知识,在每单元的过关测试上都自己认真批阅,一个班的学生很多,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仅反映在卷面上的错误也是千奇百怪,无所不有,批阅时都做好详实的原始记录,这样就能在矫正课上有的放矢,同时又可作为课上和课下对学困生辅导的依据,尽管这样做会投入很多的精力,为了让学生多学点东西,完满的完成学业,这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有人说敬业和奉献是一对孪生姐妹,奉献就是付出,我深有同感。毕业班的工作是繁重而又紧张的,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甚至中心校,而今年又是教育质量年,深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每天早晨踏进校门就感觉像是一个上足了发条的闹钟,总也有忙不完的事。复习时我常白天测试,辅导,没有批阅作业的时间,就在下午放学时带回家晚上批阅。
三、对学生倾心所爱
师的工作实践使她认识到,育人之道德在先。作为班主任,良好的师德 ……此处隐藏18030个字……研活动,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并数次在教研中心组织的中考备考研讨会上发言。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年度考核优秀”,20xx年获“区级青年教师基本功一等奖”。她以敬业的精神、勤学的态度和优秀的教学能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三、爱心育人,践行师爱
陶行知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赵老师一直秉承着爱心育人的理念,把对学生的爱深深植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严慈并济,亦师亦友。她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她用耐心去引导学生,用真情去感化学生,用爱温润滋养着学生。面对关爱、孤僻自残的学生、因家庭原因极度自卑的'孩子、父母生病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叛逆濒临辍学的孩子……她能够多一些真挚的偏爱,多一些耐心的交流,多一点呵护与宽容,想方设法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及时与家长沟通、多次家访,家校合力,共同帮助孩子成长进步。
四、细心管理,践行师职
班主任工作琐碎而繁重,赵老师总是抓住每一个教育的时机,坚持“小”事育人,“润物无声”。在班级管理中,她坚持不懈地抓常规,抓学生品行。她的班级总是秩序井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文明有礼,积极上进,成绩优异。她利用班会和节假日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感悟人生的真谛,为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她的班级和学生在学校或上级举办的各类活动中多次获奖。她所带的102班被评为“区级温馨教室”,20xx年疫情期间,她践行着一位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引导学生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并获得xxxx市“抗击疫情优秀班主任”的称号。
付出爱心,收获快乐!她将继续怀揣着一颗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初心,孜孜不倦,砥砺前行!
师德标兵事迹材料15青春的脸是热情的,对一切事情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事情投入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而不计回报。对学生,刘老师有这么一张洋溢着热情的脸,只要是和学生相关的,他总是愿意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搭进去。这一点,从一些小细节就可以看得出来,有心的同学早就发现,从新生入学,刘老师老师就开启了“暖男模式”,把一腔热情灌注到了学生身上:军训时,他会在选择一个不远不近的位置,默默地看着,随时准备着为学生做点什么;每天的晚自习,他会坐在班级的后面,或是批改作业、或是捧着厚厚的招生简章为学生认真的筛选大学;等到高考快来临时,他就安静地看着,就像守护着自己的孩子……
“班主任会是什么样子呢?”所有学生都在猜测。20xx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以往刘老师都是从高一带到高三,但这一年刘老师接了一届新的高二班。“我叫刘老师”。他提高了嗓门,“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在学生的记忆里,那一天的刘老师像是带了这届学生若干年的“老班”一样熟络,亲切,大方地做着自我介绍,丝毫没有第一次见面尴尬或是惊喜、好奇的样子。“我们不知道他从哪得来我们的姓名,或者说,不知他怎么能把我们的姓名和一张张第一次见的脸准确地对号入座。”有学生回忆说,但真得很神奇,一下子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觉得这老师真是倍棒!而这神奇的效果可不是凭空而来的。
在暑假放假前知道这个消息后,刘老师就忙活开了,他先是去教学处把这个班级所有学生的照片复制到自己的手机里,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看图识学生”的过程。一个暑假的时间,只要得闲,他就抱着手机看着学生的照片傻乐,那认真劲还真是不怕老婆多心。等到一炮走红了,他也没掉以轻心,设计了一期主题为《重新从心》的板报,既希望大家可以在新学期有新气象,也希望大家从心里真正的做出改变。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无论是重新,抑或是从心,归根结底就是要改变,往更好的方向去前行。所有的变革都会有一些误会或者不同,只要我们都是为了这个家更好,我想我们可以解决好没个问题。请记住那句话——if you really want it!
这段话说是给学生的,但何尝不是给他自己呢?学生们喜欢拿刘老师的名字开玩笑,说是“流动的钢铁长城”,但刘老师并不真是铁打钢造的,他也会衰老,也会和学生产生代沟,但他心里就一直有这句话:if you really want it!即便年龄在增长,但他青春的心不变。
为了和学生融为一体,他把网络作为自己的日常,主动去熟悉年轻人的语言风格,了解年轻人的兴趣爱好,无论是最新的电影、电视,还是最火的体育、文娱明星,他都和学生能聊两句,套用一句文艺到死的话:“哎哟,你也在这里。”学生遇到有共同话题的老师,当然会生出满满的欢喜。在他的管理下,这一届学生很快从接手时的倒数变成了普通班第一。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每个人都有和老师相处的经历,不说胆战心惊,那至少得有如履薄冰的感觉吧。但刘老师的学生显然没有这样的焦虑,他们喜欢跟这位“铁老大”混在一起,因为他有一张亲切的脸,跟他相处总会收获快乐,有心的同学还总结出了很多经典的刘氏幽默语录,比如他会在一模考试时间表下写上一行字“考试容易,高分不易,且考且珍惜”鼓励大家,比如在期末考试时,也会来一句“作弊者抗雾霾能力下降300%”,提醒大家遵守考场纪律。
他和学生有说有笑,快乐着他们的快乐,也忧伤着他们的忧伤,师生的心是贴在一起的。看刘老师手里那一沓沓和学生在一起的照片,你真的很难发现到底谁是学生,谁是老师。
一次年级组织篮球比赛,刘老师在旁边像个啦啦队员一样,喊得最欢,第一场孩子们赢了,他自己感觉就要飞起来一样,可好景不长,等到第二场比赛,自己的学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以失败收场,他也不气馁,又像个教练一样,扮演起心灵导师的角色,告诉学生人生起起伏伏,只要尽力就是最棒的。他还不是光会嘴皮子上的功夫,说完话就参与到班级内部的篮球对抗赛中了,最后累得够呛,却对学生竖着大拇指,连声称“你们就是冠军实力啊”。
你说,谁会不喜欢这样一位班主任呢?所以在学生眼里,他就是个邻家大哥哥,不过有时也被叫做“老刘”,不是因为年龄,而是因为智慧,在学生眼里,他太有才了,连说教都能别出心裁,开出一朵花来。
一次晚自习,刘老师走进教室,神秘兮兮地说要做一个实验,然后没有预兆地就把一把笤帚扔到了门口,让在教室的学生一边装出认真学习的样子,一边观察看进来的同学面对这样的情形会如何处理。按照学生们的想法一定是有乖宝宝把笤帚收拾起来的,但事实并不尽然,好几个平常学习不错的孩子就那样熟视无睹地直接迈了过去,倒是一个一个平时大大咧咧,纪律也不好的男生弯腰捡了起来摆放好。那一刻,班里一下就响起了掌声,把那个男生都拍蒙了。通过这样一件小事,刘老师让学生看到了每一个人都可能有闪光点,成绩并不是学校生活的全部,更不应该成为评判学生的绝对标准。
有同学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并表示:“我上了十年的学,在课堂上听过很多老师讲大道理,可是他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可以怎样善待这个世界,我相信不止我一个人把这件事铭记于心。”
刘老师遇到学生总会发生一些奇妙的反应,亲切的也是智慧的,幽默的也是闪光的。他说:“不要把学生当小孩去,而要像对待一个朋友一样尊重他们,用一些幽默的方式去引导他们,有的时候只要比猛烈的批评还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