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事迹材料

时间:2025-07-23 13:47:04
婆婆事迹材料

婆婆事迹材料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是对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综合整理所形成的总结性书面材料。到底应如何拟定事迹材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婆婆事迹材料,欢迎阅读与收藏。

婆婆事迹材料1

xxx是xxx村二组一名年过花甲的农村普通老人。4年前丈夫去世,家中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大儿子10年前因病去世。所以他对小儿子和儿媳更加的照顾有加,一个家在她的`管理下彼此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婆媳关系融洽,她视儿媳如亲生女儿,儿媳娶进家也有十三年了,她们之间从没有红过脸,吵过嘴。她们之间互敬互爱,相互关怀,婆媳关系处得胜似亲娘,她总说我一生尝尽人间苦辣,我要让我的家人过得舒心,儿媳能嫁到我家,能叫我一声妈,我就当他是我亲闺女,所以他把孙子也照顾的非常好,能让儿子和儿媳在外好好工作,家里从不让他们操心,街坊邻居看在眼里,都称他为少有的好婆婆。

婆婆事迹材料2

在xxx村提起xxx,男女老幼无人不交口称赞,都会不约而同的说:“xxx不但是个好媳妇,更是一个好婆婆。”

xxx没有像其他婆婆一样,媳妇进门后就安享晚年,而是全力帮助她们,做好她们的坚强后盾,帮忙出谋划策,照顾孩子,一刻也不得闲。丈夫赵远根从1982年被评选为村干部至今,家里经常有一些老百姓上门来发牢骚、说纠纷等一些问题,她看丈夫不在家,有时就尽自己所能来开导和解决百姓的`一些矛盾纠纷问题。大儿子在西藏工作,二儿子长期在外务工,两个儿媳妇也在县城务工,奶奶只有做好后盾,把孙子、孙女照顾的无微不至,最后孩子只让奶奶抱,一会儿不见奶奶就哭闹个不停,儿媳说:“儿子不见妈可以,不见奶奶就不行。”

在xxx的影响下,儿媳们也都学会了婆婆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优良作风,一个比一个能干,在致富的路上你争我赶。

婆婆事迹材料3

xxx,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婆婆,虽文化程度不高,但识大体、顾大局,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在xxx眼里,做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媳妇、孙子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在心上。邻里羡慕的家庭源于彼此宽容。和儿媳相处几十年来从未红过脸。儿媳错了,她耐心说服;儿子错了,她批评教育。尊重晚辈的想法,懂得换位思考,不干涉儿子儿媳的生活。和睦的家庭离不开无私付出。不论什么时候,家里饭菜永远是热的,家人的衣服总是洗得干干净净,事事都为晚辈着想。生活中的呵护,精神上的关怀,尽显好婆婆风范。

婆婆事迹材料4

xxx,90岁,几十年如一日地操持家务,辛勤付出,在她的带动下家庭和睦,邻里和谐。

在这个家婆媳关系和谐融洽,当初儿子刚结婚时她就常常说,他儿子不光娶了个好媳妇,她又多了一个好闺女,还不停地叮嘱儿子不能欺负儿媳。她的这番话让儿媳听到,非常庆幸自己遇到了这么好的一个善解人意的婆婆,她和儿媳们的关系处的就更加融洽和谐了。

说到做到,她可是村里出了名的好婆婆,村长问她有什么窍门,她笑嘻嘻的说“平时儿子儿媳的事情由着他们去做,咱们老一辈以前过着苦日子过来的。现在家庭条件好了,所以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咱们不能拿老一辈的'标准去要求去衡量”。因此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一定能换来一个和睦的家庭。

自从儿媳嫁过来到现在她把儿媳当做自己的亲闺女一样对待,儿媳也乖巧懂事,对待婆婆就像亲生母亲一样,一家人从没有吵过架,争过嘴,一家人和和睦睦、相敬如宾,是全村人学习的榜样。

婆婆事迹材料5

XXX,52岁,怀仁镇三和村人,一家9口人,她有2个儿子、2个儿媳妇、4个孙女。

两个儿子长期在外打工,照顾孙女的工作就落在了她和两个儿媳的身上,XXX本人上午工作,下午帮着儿媳们看孩子,她与两个儿媳在一个庭院里居住,在一个饭桌上吃饭,其乐融融。与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她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她虽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但识大体、顾大局,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操持家务,任劳任怨,有一个三代同堂之家,她的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劳、善良、纯朴是她们一家做人的标准,更是邻里们羡慕的家庭。

如今两房儿媳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的已经不多见,XXX家却是个例外,一家9口生活在一起,二十多年来,她们婆媳三人之间从没有红过脸,吵过一次嘴。儿子和媳妇吵架,她从不说儿媳妇不对,总是从儿子身上找缺点,婆媳关系处得胜似亲母女。

村里的.大姐们聚在一起常说,没有XXX,就没有婆媳关系这么融洽的好风气。在儿媳的嘴里却是:没有婆婆的以身示范和对我的影响,就没有我们这么和睦的一家子。

婆婆事迹材料6

朱凤英,开发区东墩社区1组村民,在媳妇突患脑溢血难以救治时,她决不言弃,四处举债,硬是将媳妇从死亡线上抢了回来;当媳妇处于植物人时,她精心护理,耐心调教,唤醒了媳妇的意识;在媳妇行动不便,生活难以自理时,她是媳妇的`脊梁,通过强化锻炼,使媳妇基本能够自理。她6年如一日,照料病重的媳妇,用真情和大爱为媳妇撑起了一片蓝天,成了有口皆碑的“好婆婆”。

婆婆事迹材料7

XX,女,汉族,生于1941年12月30日,家住XX县城XX镇XX村九组村民。

她是一位继母、很普通的母亲却为子女付出了艰辛和母爱,她没有坚实的臂膀,却十年如一日为瘫痪儿子延续生命;用自己的坚持和无私书写着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

她的前夫英年早逝,于1985年经别人介绍和XX村九组村民李正学结婚,当时李正学家有五个儿女,三个大的都是女儿,最小的儿子叫李海军才9岁,她凭自己的双手任劳任怨对待子女胜过亲生母亲,无微不至的XX心呵护照料,有了她的母爱付出,子女们对她也非常尊敬,一家人和睦相处,过上了很幸福的生活。可好景不长,丈夫1994年因过铁路不慎被火车撞伤死亡,她忍着巨大的悲痛安葬了丈夫,肩负起当爹又当娘的重任,先后又安排了三个女儿出嫁及两个儿子成家立业的终身大事。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xx年12月小儿子李海军骑摩托车去岳父家,在回家的途中因避让行人,不慎摔倒在路边坎下,母亲闻讯后十分悲痛,立即和子女们商量,多方筹资借钱,先后到XX人民医院、西安市人民医院救治才保住了性命,但李海军下肢瘫痪,不能动弹,28岁的儿子感到非常的`痛苦和失望,不愿再活下去,作为继母的她苦口婆心的相劝和26岁的儿媳余小红各方面的精神鼓励,才使李海军有活下去的勇气;为了还债,儿媳余小红只身南下务工挣钱养家,家里还留下一个不满3岁的孙女李诗语全靠年迈的她悉心照料,十年来,XX瘫痪在床,每天给儿子和孙女洗衣、做饭,给李海军端屎端尿、擦身子等都是她自己动手去做,从无怨言,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李海军现在可以坐在轮椅上出来活动了,她从各方面XX心孙女,众所皆知,深受好评。她教育孩子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孩子要相互帮助、和睦相处、尊老爱幼 ……此处隐藏7587个字……,周一到周五在城里照顾儿孙生活起居,接送孙子上下学,把儿子儿媳的小家庭照顾的无微不至。周末回到村里,料理菜园、田地,想想就很辛苦,甚至有时候因为儿子、儿媳妇工作忙,没时间回家料理农作物,但她也从未有过怨言。她经常说:“你们安心工作,孩子我给带着,来不及收的菜就算烂在地里,我也会先把孩子照顾好,不影响你们工作”。5000多个日日夜夜,黑丝熬成了白发,长孙也已成长为少年。因为她的细心照顾,两个孙子从小身体就很健康,很少生病。她没有文化,不识几个字,但是她明白,孩子能吃药不打针,能靠自己免疫力自愈的.就不吃药。孩子偶尔生病,她就千方百计调理饮食、饮水,推拿按摩,物理治疗。因为她把孩子照顾的妥帖、把家务料理的妥当,完全解除了儿子儿媳的后顾之忧,使得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心无旁骛,两人都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的积极、优秀。儿子儿媳心疼她年纪大了还这么操劳,劝她少做点儿,可她闲不住,她说:你们工作忙,我多做点儿,你们下班回家就可以多休息一下,放松放松,也能多陪陪孩子。她总是事无巨细的给儿女考虑好,唯独不考虑自己。儿媳感激地说:“因为有婆婆无私的付出和无条件的支持,我们才能有现在的工作和生活”。

家庭团结和睦:言传身教撑起优良家风

XXX向好向善,贤良淑德。对儿孙生活起居无微不至照顾的同时,更对儿孙品行要求严格,用耐心和爱心教导孙辈谆谆善诱、和风细雨。小孙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她就跟小孙子在家做游戏,扮演多种角色,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懂得好玩的玩具要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分享;教育孙子在幼儿园要尊敬老师,听老师的话,要力所能及的帮助老师和同学。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路上,教会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等等。

她温暖恬淡,自带光芒。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总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颜悦色,让家人和邻里感觉到如沐春风。她在农村生活与邻里之间相处和睦,在城市生活更是与左邻右舍相处融洽,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人。

她积极乐观,紧跟时代。虽然只上过几天识字班,但能紧跟时代,在儿孙的帮助下,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智能家电。照顾儿孙的同时,也逐渐融入城市生活,经常参加社区活动,坚持每天进行体育锻炼,身体越来越好,越活越年轻,她用积极、健康、终生学习的生活态度影响着子孙。

XXX虽然知识水平有限,但她识大体、顾大局,用自己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之气。在她的带领下,子孙与人为善、热爱生活,儿女事业有成,孙子茁壮成长,祖孙三代其乐融融。

婆婆事迹材料15

XXX,现住XXX镇XXX村,她跟家中任何人都没有血缘关系,两个儿子、女儿都是丈夫前妻留下的,她后嫁过来。但是她上对老人,下对儿女都尽心尽责。给两个儿子娶了媳妇,女儿也大学毕业在外参加工作。她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良慈祥的老人,没有受过文化教育,却有着中国妇女良好的传统美德。她与儿子和儿媳共同生活二十多年,亲自操持家务,任劳任怨,她们四世同堂,家庭和睦,其乐融融,是邻里羡慕的好家庭。

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处的就是婆媳关系,她却以身作则,对年轻一辈做了榜样。XXX40岁嫁到XXX村,20多年来她一直对公婆孝敬有加,从不与老人顶嘴,总是尽量满足老人的需求。公公婆婆如今都八十岁了,身体都不太好,尤其婆婆前年摔了一跤腿骨折,只能在床上躺着,她就一日三餐用心伺候,有空就陪老人聊天让老人心情开朗,左右邻里都说她是难得的好媳妇。同时她也是个好母亲,丈夫平时打工忙,总不在家,对非亲生的三个孩子,她尽心照顾,没有一个人说她这个后妈的坏话,以心换心,得到了孩子们的尊重与敬爱。

好媳妇到老了也会是个好婆婆。在她的这种言传身教之下,她与两个媳妇之间关系也很和谐融洽,与其说是婆媳关系不如说是母女关系。儿媳妇的娘家人来了,她总是热情招待,让亲家放心把女儿嫁到她家。两个儿子相继结完婚出去打工,家里的大事小事基本全靠XXX操持,照看完孙子,又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大家难当,尽管她只有小学毕业,她的身上却具有家庭农妇的纯朴,她用自己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人们常说,婆婆和儿媳关系不好处,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铛铛响,不闹动静的。但是她觉得,这个事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咱真心实意待儿媳,当亲闺女待,就没有处不好的。比如像她家,两个儿子和儿媳妇都在外打工,家里四个孙子孙女,地里的农活都是她和老伴在操持。有人问她这样护着儿媳,什么担子都往自己肩上扛,苦不苦。她却常说:媳妇迈进门,就是咱家的人,孩子们大了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我不缺胳膊不缺腿的,趁现在还能自食其力,多干一天是一天,多干一点是一点,只要能动弹就不要拖累孩子,耽误他们的日子,自己能干多少干多少,能帮孩子多少就帮多少。

家里的孙儿辈都是XXX一手带大的。邻里经常会逗孩子:“你们是和爸爸亲,还是和妈妈亲?”孩子们总是稚气的回答:“都不亲,和奶奶亲。”听到这话XXX总是一阵欣慰一阵心酸。欣慰的是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心酸的却是为这些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大孙子今年16岁了,现在在永济上学,但每次放假总要先回来看奶奶。

婆婆好不好还得是亲家和儿媳妇说了算。她的亲家也是村里有名的好人,他说嫁闺女其实是挑婆婆,婆婆好相处,闺女嫁过去就不会受委屈,就会有享不完的福。而对大儿媳来说,XXX就是这样一个好婆婆,她说当初选择嫁过来,跟XXX的好媳妇名声有很大关系,不是亲生胜似亲生。事实证明他们的眼光没有错,几年来,XXX一直像对待亲闺女一样对待她,甚至是比亲闺女还亲:大媳妇和老公在外打工,平时孩子就是老两口照看的,逢年过节儿媳妇都要给他俩买点东西给些现金,她都把钱还给儿媳妇,还总是说:“你们也辛苦一年了,你嫁到咱家里来,婆婆和公公希望你们能百年好合,不想让你受委屈,你拿着这钱自己想买点啥就买点啥。”对待二儿媳妇也是和自己亲闺女一样,儿媳妇怀孕期间,婆婆对待她倍加呵护,什么活都不让干,做饭的时候总是问想吃什么,然后再做饭……儿子出生后,婆婆又一个人承担起照看孙子的责任:喂奶粉,哄孩子,把屎把尿……儿子现在8岁了,活泼可爱,健健康康,还是婆婆一个人照看着,儿子和奶奶也特别的亲,在孩子心里觉得XXX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婆婆。

都说后妈难做,但XXX不仅后妈做得好,连婆婆也做得很好。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媳、儿子、孙子都是自己的家人,同是一家人,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跟待亲闺女一样,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就没有处不好。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在心上。她认为婆媳之间如果相处融洽,自己的儿子就会少很多的烦恼,她还说,都是有闺女的人,辛苦二十几年将闺女拉扯大,嫁到别人家,谁不指望闺女能碰到个好婆婆啊,将心比心,我能不对儿媳妇好吗?况且我和老伴不能动弹了还指望儿媳妇照顾呢,等将来我和老伴入了土,儿子就要靠儿媳妇照顾下半辈子了,对儿媳妇亲,其实是对儿子好啊……这是多么质朴的道理啊。

她是老人眼里的好媳妇,是丈夫眼中的好媳妇,是儿子眼里的好妈妈,更是儿媳妇眼里的好婆婆。人们常说找个媳妇难,其实找个好婆婆更难,找一个既善良又能干的婆婆就更难了。儿媳们经常说:“没有婆婆的以身示范和对自己的影响,就没有我们这么和睦的一大家子。”

《婆婆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