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骨干教师培养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骨干教师培养方案1一、 指导思想:
21世纪的现代教育充分体现其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显著特点。一流的教育依赖一流的师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所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与根本。为了更好地构建我校教师的发展平台,以学校" 加强学习化团队建设,推动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总课题研究为主线,立足校本管理和学校文化建设,积极投身二期课改,聚焦课堂,提高质量,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优化师资队伍,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我们将通过“绿叶工程”行动计划的实施,以点带面,逐步渗透,促使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通过开展“特色班组”和“创意教师”评比活动,促使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通过教育教学的改革攻坚等实践锻炼脱颖而出,在学校建设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 领导小组:
组长: 陆桂英
副组长:孙英俊、徐振辉
组员: 陈杰、 陈龚、 黄振燕、吴金放、朱娣华、邹靖美、余皓伟、倪青
三、 工作进程与具体安排:
(一) 准备阶段(20xx年9月初--10月底 )
1、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2、 拟订工作计划
3、 宣传动员
4、 “特色班组”和“创意教师”申报、推荐
5、 确定培养对象
(二) 实施阶段(20xx年11月初--20xx年7月)
1、 “特色班组”和“创意教师”申报对象制定发展规划
(见教研组、年级组、部门工作计划和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2、 具体措施:
(1) 专题培训
形式一:开设校长讲座,介绍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举措。
途径:
第一讲 “教师专业发展内涵体系”(校长转述丁刚报告);
第二讲 “如何写课例”(邹靖美转述王洁报告并介绍我校低年级部数学课例的研究进展);
第三讲 “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年度行动计划的书写指导”(由余皓伟老师介绍,校长解读);
第四讲 “intel未来教育行动优秀方案展示”(三位老师介绍,校长点评);
第五讲 “二期课改背景下的高考、中考改革”;
第六讲 “教师焦虑心理的分析与调节”;
第七讲 “拓展型课程的实践探索”;
第八讲 “研究型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第九讲 “各教研组优秀课例展示”;
第十讲 “ 各年级组创优特色展示”。
形式二:组织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以部门、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工会组为成
员组织,开展专题研讨。
途径:
第二周 部门活动 主题:“希望与措施”新学期计划交流;
第四周 部门活动 主题:“发现与整改”教育教学工作研讨;
第六周 部门活动 主题:深化“爱生志愿者”活动,个案交流;
第八周 部门活动 主题:“发扬与传承”教育教学工作反思;
第十周 工会组活动 主题 “ 走出去,带回来”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第十二周 年级组活动 主题:“特色班组的创建”专题论坛;
第十四周 备课组活动 主题:“学习化团队创建”专题论坛;
第十六周 教研组活动 主题:师徒合作小组教育教学成果展示;
第十八周 工会组活动 主题:“‘我的学习理念’专题论坛”;
第二十周 部门活动 主题: “回顾与总结”学期工作总结。
(2) 考察学习
形式:学校定期、定向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学习、调研,拓宽视野、提升实际工作水平。
途径:以“品茶文化、视听文化、观课文化”为活动载体开展学习交流。
说明:品茶文化——建设信息文化交流平台,以茶文化的形式组织开展互动信息交流活动,扩充信息量。
视听文化——走出去请进来,通过观摩优秀作品、高雅艺术,加强艺术熏陶,提升文化素质。
观课文化——建立观课网络体系,加强观课活动,提高业务水平。
(3) 校本教研
形式一:学校确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总课题——“加强学习化团队建设,推动教师专业持续发展”,依托教研组以教研制度建设为载体开展课题研究。
途径:
20xx年9月 建立课题领导小组
20xx年10月 实施行动研究
20xx年6月 进行课题中期汇报
形式二:教师确立“加强学习化团队建设,推动教师专业持续发展”总课题下的子课题(课例研究),并以个体为单位,实施课题研究。
途径:
20xx年9月 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20xx年10月 实施行动研究
20xx年10月 进行课题中期汇报
(4)多元带教
形式一:建立师徒合作小组,互帮互助,教学相长。
途径:
20xx年9月 建立“师徒合作小组”
20xx年10月 实施行动研究
20xx年4月 进行工作小结
形式二:建立退休教师顾问团,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指导。
途径:
20xx年9月 成立“夕阳红顾问团”
20xx年10月 实施行动研究
20xx年4月 进行工作小结
(5)专业轮修
形式一:组织推荐教师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
途径:
形式二:组织安排教师参加现代专业技能培训。
途径:
20xx年7月 聘请专家指导全体教师进行inter未来教育培训
20xx年10月 聘请专家指导骨干教师进行inter未来教育跟踪培训研究
20xx年11月 将英语教师送到兴隆中学进行培训
(6)校际交流
形式:要求培养对象能开展区、校级的主题展示(如: 公开课、课题研究、论文交流、学科讲座、说课、制作课件等)
途径: 开展校际合作,进行教育教学评优、命题等
优化校园网建设平台,建立个人网站
3、设立曹杨二中附属学校“特色班组”和“创意教师”培养与奖励基金。
4、拟订曹杨二中附属学校“特色班组”和“创意教师”培养奖励方法。
(三) 成果展示阶段
展示一:(20xx年5月--10月)
1、 师徒合作小组带教成果展示周(另拟方案)
2、 论文研讨交流周(另拟方案)
……此处隐藏20113个字……>3.近五年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文章或具有省市县中教部门颁发奖励,或承担市级以上科研课题或结题,或承担市、县级以上教学公开课。
四、参评学科: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
五、评审程序:
1.个人申报、学校初评后推荐。(学校初评时间:5月10日前完成)
2.教师进修校中教部终评。
第一阶段:参评资格审查(需交原始证件及复印件,时间为5月11日——15日前)。
第二阶段:参评教师说课(时间为5月10——7月20日,说课内容按教学进度自选,需有课件。)
第三阶段:课堂教学展示、评课(时间为5月10——7月20日,课堂教学展示内容按进度自选,需有课件。评课采取现场听课、听后即评的办法。)
3.公布评选结果:
高中组:每学科评教学能手、新秀4人。初中组:数、语、英每学科评教学能手、新秀10人,其他学科每科评教学能手、新秀6人。
六、各校申报名额分配:
按参评学科:语文、数学、外语各2人,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各1人。
七、报名时间:
20xx年5月11——15日前各校将申报教师材料交中教部王xx处。
骨干教师培养方案14(一)指导思想
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又是学校师资队伍的中流砥柱。为了更好地构建我校教师发展的平台,坚持“以人为本、理力并举”的管理宗旨,凸现“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以情育人、主动发展”的办校理念,积极推进“名师工程”,通过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培养强化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力争让优秀教师尽快脱颖而出,成为能实践、善研究、懂创新的新型教师,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范围
已获得县级以上(含县级)课堂教学比赛一二等奖、参加过县级以上(含市级)公开课、观摩课、获得县级(含县级)以上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沂蒙名师称号的教师,均列入骨干教师培养的范围
(三)培养目标
完善师资培养的有效机制,使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精湛的教学技艺,掌握和运用教科研前沿的成果,创造性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能不断完善、发展自我。培养出一批省、市、县级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形成优秀教师的群体,形成拥有名师,名学科的名校。
1、教师努力目标
学生尊敬的人,家长放心的人,群体认可的人,实绩突出的人。
最终实现四高、四转化。
(1)由“接受型”转变为“开拓型”,教师应主动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主动迎接新科技的挑战,主动开拓自己发展领域。
(2)由“单一型”转变为“复合型”,教师从只会一门学科转到教多种课程。
(3)由“经验型”转变为“科研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法,掌握科研方法,对先进的教育策略有研究、选择、运用的能力。
(4)由“同类型”转变为“特色型”,教师应改变统一的教学风格,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自我,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2、教师发展方向
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沂蒙名师。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方面能为人师(起榜样作用);教学方面一专多能(起示范作用);教育方面造诣较深(起咨询作用);教育科研方面成果突出(起带头作用),能操作现代化教育技术,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竞争意识、自信自尊、尊重他人、讲究效率,有乐观向上的健康人格,向“四高”目标发展。
(1)高素质:具备现代化教育观念,具有爱心、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有合作、竞争的'精神。(2)高学历:45岁以下全部达到大专学历,有40%的教师达到本科学历。
(3)高技能:能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具备组织教学、指导学习、引导探究的创新能力。(4)高水准:具备科研的能力,善于总结和提练,干得出成绩,讲得出道理。
(四)主要措施
1、抓师德教育,促观念更新
以请进来与走出去方式相结合,采用听、说、读、写等不同方式在教师中开展颂师德,扬师风,铸师魂的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观和学生观,具体落实到四心:爱心、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
(1)学习课程化
教师每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并进,坚持做好学习摘记,保证每小周一次业务学习。每学期组织教师外出参加活动。在内容上突出时代性和科研性、探索性,形成教师学习的课程化。
(2)、评选制度化
结合师德学习,学校每年评选“十佳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形成一种竞争的激励机制,目的是推动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高尚的情操,科学的世界观,先进的教育观,形成优秀教师群体。
2、抓自培力度,促整体提高(1)高质量地做好工作。在教学工作中骨干教师要高质量地完成示范、观摩、检查、评估等的课堂教学任务。工作受学生的欢迎、家长的认可和学校的肯定,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居年级和本学科前列。
(2)带头实践课改精神。上好各类示范课、公开课,常上常新。
(3)压担子分任务。让部分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参与学校和教研组的管理,在实践中打开思路,学会协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倡导自我培训。提倡骨干教师充分利用时间自读、自悟,把读书和运用现代技术作为必修内容,上校园网,教育信息网,远程教育网学习。要求认真参加校本培训及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学历培训,并做到学以致用。
(5)加强课题研究。结合新一轮课改精神,每人至少参与一个县级及以上的课题研究,并把备课、上课、评课、理论学习与科研结合,两年内有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有成果展示。
(6)提倡一专多能。引导骨干教师多方位地学习,有奋斗目标,有主攻方向,不断提高自我,超越自我。
(7)继续实行“师徒结对”带教制度。能者为师,每位骨干教师都要带一位青年教师,通过带徒弟互相促进学习,共同提高带教水平。
(8)大胆创新。发扬创新精神,探索教改新路、敢于尝试、反思和修正,敢于走自己的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3、抓激励机制,促队伍优化
师资队伍要形成一流优化,要靠精心规划,措施落实,另一方面要创设一个积极的集体舆论,和谐的人际关系,从精神、物质、情感等多方面给骨干教师的激励,建立起完善,有效的机制。
(1)成就激励。在教学、教育工作上创特色,每年进行上课、写论文、设计教案等评比,优秀课堂教学拍摄录像,搞个人专集,好的文章、论文推荐到报刊杂志,学校每年出专辑(包括学生作品专辑)。
(2)荣誉激励。学校每年评选十佳教师、优秀班主任、明星教师等等。
(3)物质奖励。论文、讲课比赛、公开课等按照《学校教科研奖励制度》中的条款执行。
(4)情感激励。教师父母生病领导前去看望,家有特殊情况学校给予各种物质或精神的帮助,每年结合重大节日赠书、赠物,定时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在活动中联络感情,密切关系。
![公司消防演练方案实用[15篇]](https://img.jihtu.com/upload/4193.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