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教师事迹材料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事迹材料吧,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材料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拟起事迹材料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青年教师事迹材料,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青年教师事迹材料1xxx,男,1976年出生,中学体育一级教师。1996年大学毕业,现为县第三高级中学体育教师,体育教研组长,县级骨干教师。从教9年来,xxx老师坚持教学一线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师德高尚,赢得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17年来,他热爱学习,刻苦钻研,取得大学本科学历,成为新一代学习型研究型学者型教师。9年来,他矢志教学改革,求实创新,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团结协作,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教育界特别是高中体育教学界拥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为体育教学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xx老师初入三中,正是三中摇摇欲坠、举步维艰的候,
学校学生不足200人,教师也无心安于教育,校园内荒草连天、残垣断壁,后来新一任学校领导高瞻远瞩,在泥泞中找到了学校的发展之路,确定了“两翼齐飞,拉动主体”的发展方案,就是以体育艺术两门小学科的发展,带动文化课教育质量的提升。而这体育教育的发展重任就落到了向老师这位年轻的教研组长稚嫩的肩上。多少个不眠之夜,选定训练苗子,制定训练计划,确定授课方案几番寒暑、几度春秋,风雨中、烈日下总见他忙碌奔波的身影。当别人还在香甜的睡梦中的候,他已经在陪同学生晨跑,当别人躲避风雪,围着火炉享受温暖的候,他在训练场指导学生的训练,无论春夏秋冬,他总是风雨兼程。天遂人愿,XX、XX、XX三中体育考生捷报频传,文化课考生也相继踢开名校的大门,三中的教育发展迎来了一抹曙光。
爱心铺就成功路智慧沐浴新教坛
“人格是最高学位”,这是xxx老师的另一个口头禅,也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他老师以其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更影响了体育组甚至全校教师。作为体育学科带头人,对其他教师,他从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学校老师最信任的教师之一。对前来请教的老师,他为他们出谋划策,查找资料。然而,对那些想投机取巧者,他又会毫不客气地给予他们痛斥,“做优秀教师要先学做人”,这是她的原则。
作为教研组组长,对待组里的新教师,他更是积极指导,悉心培养,从思想上进行敬业精神教育,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师德。组织他们探讨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在他的指导下,年轻教师很快成熟,成为业务骨干。
他深知山区教育特别是体育教育,条件差,设施落后,学生要取得成绩十分不容易,但山区的孩子也有自己的优势,爱吃苦,身体素质普遍较好。他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形成了自己一套适合农村一般高中教育的体育训练模式,强化训练,纠正误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他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在训练中,大到姿势,小到动作分解,他都手把手的教,对于家境特别困难的体育生,虽然他自己并不富裕,但只要被他知道,他都解囊相助,他亲手带出的学生,每一个都十分尊敬他、佩服他、崇拜他。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十分的付出,终究获得十分的回报。由于x老师的倾情付出,三中的体育学科逐渐壮大起来,学校体育特长班已成规模,XX年高考,xxx以609分的骄人成绩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xxx、xxx、xxx、xxx等同学被武汉体育学院录取,为三中教育和xx的体育事业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x老师自己也被评为体育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自己的论文也在多家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
xx在过去的岁月里,为xx三中的建设和发展,为为老区体育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大量的工作。现在,他仍在为学校的新一轮发展,为xx的体育事业有一个更好的明天而辛勤工作着
最美体育教师事迹材料
某老师,1971年出生,本科,任教五、六年级体育,参加教育工作十一年,担任我校的综合组教研组长。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育、教学成效显著。多年来用自己的丹心换真情,谱写着平凡灿烂的人生。担任教研组长期间,通过稳抓内部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走出了一条以教研带教学,以比赛促竞赛,竞赛辅导和常规教学齐头并进之路。
一、教学研究,齐头并进,做研究型教师
她始终牢记“不会科研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没有科研的教学不是高质量的教学。”在努力做好教学、训练工作的同,把剩余的精力用在继续学习上,以不断提高自己。20xx年取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历。主动订阅《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等杂志,参加网络芦花博客教研,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其中撰写的《石头趣》获教学设计全国二等奖,《农村小学实施体育新课标的探索》和《体育课中常见的七种腹痛》获全国三等奖;《做好“情美活实”让体育可充满快乐》和《农村小学德育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获区一等奖;《浅析“特质学生”融入体育课堂的对策》等4篇文章获区二等奖或在杂志上发表。负责或参与的课题在获市、区获奖。
课堂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她抓住每次外出的学习机会,通过听公开课和专家报告,进行总结、反思、感悟,从中汲取精华,提高自己。课堂教学取得较好成绩:基本功比赛获市第二名;优质课《小兔子乖乖》获市三等奖;《石头趣》获区一等奖并上挂衢江教育网;《原地侧向投远》获区二等奖。
二、严格管理,率先领范,打造强健团队
满怀一颗学习的心,她走上了教研组长岗位。在工作中率先示范,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她一定做到。敢作敢为,从不感情用事,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经常深入班级听课,发现问题及反馈,综合组的教育教学工作稳步前进,在她的带领下,连续三届被评为校“优秀教研组”。教研组的建设方法形式被其他学科组所学习、借鉴。
1、打造合作学习型教研组,构建教师发展的强力团队
综合组的21位老师们在她的带领下,发扬勤恳工作,团结协作的精神,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树立了良好的组风,老师们彼此感情融洽,是杜泽小学“最团结的教研组”。在合作的进程中,“由老带新,互帮互学”的“青蓝工程”在组内持续进行。组内教师近年来4 篇论文在全国获奖;26篇市区获奖,优质课12次市区获奖;基本功、才艺9次省、市区获奖,8人次获优秀辅导员、教练员、裁判员;整个教研组形成了“我很重要”的组内氛围,“我们一起发展”的合作理念,教研组呈现自主、合作、竞争的良好态势。
2、立足课堂教学,打造精品课堂
她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全组老师虚心好学,年轻教师成长迅速。虽然综合组很多老师任教的学科不同,但是毕竟学科之间也有共性, ……此处隐藏23384个字……20xx年暑假她参加了上海市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班;20xx年2月入选上海市语文学科实训基地;20xx年3月参加第五轮长宁区学科带头人项目组培训;20xx年4月参与华东师范大学朱益明教授与山天中学合作的研究项目《课堂教学创新的教师行动研究》。
在这段时间里,她所撰写的教学论文《翠翠与香雪人物形象比较阅读》获得了国家级论文比赛一等奖,《新文白之争对我从事语文教学的启示》发表于国家级论文刊物《教育教学研究》上、《诗意的眷恋与告别》发表在区级刊物《希望的色彩》上,她的德育论文《严不失格,温而不柔》在区研讨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青年教师事迹材料14xxx,xx温滴楼中学一名普通而平凡的教师,从事教育二十年,坚持以勤学、善思、求实为指南,认真务实的走过每一天。
一、努力钻研,超越自我
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坚持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上好每一节课。在20xx年的中考中,所带的班级英语平均分在xx排名第三。
二、关爱学生,大爱无疆
作为班主任,面对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同时也要面对他们的成长,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他们也愿意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来和你一起分享。
三、恪尽职守,任劳任怨
每天早上走进教室,我先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遇到天冷或天热时候,提醒同学们增减衣服;早上上学是不是注意安全了,中午看护孩子们午睡,放学孩子们是否平安到家看似一桩桩平常的小事折射出一颗爱心。作为班主任,把班级的几名学生带到家里,开始长达两个月的义务辅导。当孩子们把录取通知书放到我手中时候,这一切我真的觉得值了
四、克服自身困难,无怨奉献青春
为了方便教学,虽家住市内,却将女儿带乡镇的小学去上学;年迈的父亲和婆婆患重病住院期间,没有耽误一节课,得到了校长和家长的'称赞。而自己却深知,我是一个不孝的女儿和儿媳
五、做孩子们的贴心人,做家长们的知心人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与家长建立了一个班级群,线上线下我们互相联系。他们的困惑有我来帮忙,我的困难有他们施以援手。被家长亲切的称为知心妹妹,我再一次体会到做老师的幸福。
青年教师事迹材料15王松同志于20xx年8月自师范毕业后招聘至我校任教。他知识面宽,思维活跃,富有激情,对新事物接受很快,但他没有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缺乏感性认识。如在教材的驾驭、课堂的调控、教育教学规律的熟练运用等方面尚存在不足。因此,迅速提高其业务素质,促进他早日成才是当务之急。根据学校关于结对指导培养青年教师的有关规定,并征询了彭老师的意见,学校安排我与王松老师结对,担负起指导培养他的任务。如今指导培养已近尾声,现将在指导培养过程中的体会与做法总结如下。
一、对症下药,着力提高其学科教学素养
王松同志虽毕业于正规的师范院校,在学校里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教育理论课程,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尚经验不足。如他开始上课时总是喜欢一个人唱“独角戏”,喜欢讲得越多越好,也不管学生的反应如何,不停地输送信息;只知道按学生注意规律安排教学过程,不注意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特点设计教学方案等,教学中常走弯路。针对他这种情况,我首先让他订一些专业杂志,如《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学习语文学科教学方面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基本规律,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开阔视野。和他一起学习新方案、新课标,切实提高学科教学素养,并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指导他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创设合适的教学模式,选择新颖的教学方法等。我先后多次进行公开课教学,让他学习我的成功之处,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我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同时安排他随堂听课,学习原汁原味的课堂教学,体验语文教学的魅力;我每学期听他的课都达10节以上,争取每个单元听2课时,听后必评,具体分析他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帮他想点子,找办法,并鼓励他的点滴进步。
二、强化“常规”,提高教学水平
强化教学常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在指导、培养过程中,我和王松老师一起严格遵守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1、过教材关。领会新课程、新课标的精神,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我向王松老师提出要准确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和教材内容,并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教会学生运用教材等方面下功夫。如加强与邻近学科的有机联系,进行知识渗透、迁移,编写与教材同步的有关资料,拓展教材内容。在帮助他钻研教材过程中,我以经验教训和进行示范相结合的方法来引导王松老师钻研教材,运用教材,过好教材关。
2、强化教学设计,提高备课水平。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是充分的课前备课的结果,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因此,我带领王松老师提前一周备课,进行教学设计。告诉他备课时,要做到“五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备教法、备学法”:要关注语文教学设计的新视野,我总是和他一起深入的研究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写出规范的教学设计。
3、抓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强化教学基本功。这是一个好的语文教师的立足之本。语文课堂教学必备的基本功比较多,如语言的运用,启发性提问,电教手段的使用等。我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我参加普通话培训;勤学课件制作。我
经常以我的.经历告诉王松老师,“打铁还得自身硬”,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就必须要练好基本功。我不仅给他提出基本功训练的要求,而且经常督促他,制定技能训练的标准,进行分层次、分项目的训练,逐项验收爬坡,王松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日渐长进,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三、携手共进,参与教学研究
现代社会要求教师是个研究者。我在指导王松老师搞好教学的同时,还用实际行动鼓励他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探索、研究,从自身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确定研究论题,以教研促进教学。我在借鉴别人教学经验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小学语文“四阶段”渐进的教学思路,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我要学”为“我学会”,变“我学会为“我会学”,边“我会学‘为”我会教”。王松老师对我的说法很是赞成。在我的启发下,他结合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进行了全方位、多侧面、多层次的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课堂教学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还和王松老师一起撰写教学论文,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在我的指导培养下,王松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教学上不仅教学艺术日渐成熟,能较好地驾驭课堂,公开课多次在学校受到好评,而且还撰写了多篇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目前,王松老师已成为语文教研组的骨干教师。
王松老师谦虚好学,经过一年的指导培养,他成长很快,由“毫无教学经验”的教师到“会教”的教师,到能教的教师。但他心中的目标是成为“善教”的教师,冲出学校,成为本县的语文教学骨干。我衷心地祝福王松老师的心愿早日实现,我也相信王松老师的心愿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