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装方案

时间:2025-09-07 07:11:06
吊装方案

吊装方案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吊装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吊装方案1

一、构件吊装工艺

(一)柱子的吊装

1、柱及基础弹线、杯底抄平

(1)弹线柱应在柱身的三个面弹出安装中心线、基础顶面线、地坪标高线。矩形截面柱安装中心线按几何中心线;工字形截面柱除在矩形部分弹出中心线外,为便于观测和避免视差,还应在翼缘部位弹一条与中心线平行的线。此外,在柱顶和牛腿顶面还要弹出屋架及吊车梁的安装中心线。

基础杯口顶面弹线要根据厂房的定位轴线测出,并应与柱的安装中心线相对应,以作为柱安装、对位和校正时的依据。

(2)杯底抄平杯底抄平是对杯底标高进行的一次检查和调整,以保证柱吊装后牛腿顶面标高的准确。调整方法是:首先,测出杯底的实际标高h1,量出柱底至牛腿顶面的实际长度h2;然后,根据牛腿顶面的设计标高h与杯底实际标高h1之差,可得柱底至牛腿顶面应有的长度h3(h3=h-h1);其次,将其(h3)与量得的实际长度(h2)相比,得到施工误差即杯底标高应有的调整值Δh(Δh=h3-h2=h-h1-h2),并在杯口内标出;最后,施工时,用1∶2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将杯底抹平至标志处。为使杯底标高调整值(Δh)为正值,柱基施工时,杯底标高控制值一般均要低于设计值50mm。

例如,柱牛腿顶面设计标高+7、80,杯底设计标高-1、20,柱基施工时,杯底标高控制值取-1、25,施工后,实测杯底标高为-1、23,量得柱底至牛腿面的实际长度为9、01m,则杯底标高调整值为Δh=h-h1-h2=7、80+1、23-9、01=+0、02m。

2、柱的绑扎柱一般均在现场就地预制,用砖或土作底模平卧生产,侧模可用木模或组合钢模。在制作底模和浇筑混凝土之前,就要确定绑扎方法、绑扎点数目和位置,并在绑扎点预埋吊环或预留孔洞,以便在绑扎时穿钢丝绳。柱的绑扎方法、绑扎点数目和位置,要根据柱的形状、断面、长度、配筋以及起重机的起重性能确定。

(1)绑扎点数目与位置柱的绑扎点数目与位置应按起吊时由自重产生的正负弯矩绝对值基本相等且不超过柱允许值的原则确定,以保证柱在吊装过程中不折断、不产生过大的变形。中、小型柱大多可绑扎一点,对于有牛腿的柱,吊点一般在牛腿下200mm处。重型柱或配筋少而细长的柱(如抗风柱),为防止起吊过程中柱身断裂,需绑扎两点,且吊索的合力点应偏向柱重心上部。必要时,需验算吊装应力和裂缝宽度后确定绑扎点数目与位置。工字形截面柱和双肢柱的绑扎点应选在实心处,否则应在绑扎位置用方木垫平。

(2)绑扎方法

1)斜吊绑扎法柱子在平卧状态下绑扎,不需翻身直接从底模上起吊;起吊后,柱呈倾斜状态,吊索在柱子宽面一侧,起重钩可低于柱顶,起重高度可较小;但对位不方便,宽面要有足够的抗弯能力。

2)直吊绑扎法吊装前需先将柱子翻身再绑扎起吊;起吊后,柱呈直立状态,起重机吊钩要超过柱顶,吊索分别在柱两侧,故需要铁扁担,需要的起重高度比斜吊法大;柱翻身后刚度较大,抗弯能力增强,吊装时柱与杯口垂直,对位容易。

3、柱的吊升柱的吊升法方法应根据柱的重量、长度、起重机的性能和现场条件确定。

根据柱在吊升过程中运动的特点,吊升方法可分为旋转法和滑行法两种。重型柱子有时还可用两台起重机抬吊。

(1)单机旋转法柱吊升时,起重机边升钩边回转,使柱身绕柱脚(柱脚不动)旋转直到竖直,起重机将柱子吊离地面后稍微旋转起重臂使柱子处于基础正上方,然后将其插入基础杯口。

为了操作方便和起重臂不变幅,柱在预制或排放时,应使柱基中心、柱脚中心和柱绑扎点均位于起重机的同一起重半径的圆弧上,该圆弧的圆心为起重机的回转中心,半径为圆心到绑扎点的距离,并应使柱脚尽量靠近基础。这种布置方法称为“三点共弧”。

若施工现场条件限制,不可能将柱的绑扎点、柱脚和柱基三者同时布置在起重机的同一起重半径的圆弧上时,可采用柱脚与基础中心两点共弧布置,但这种布置时,柱在吊升过程中起重机要变幅,影响工效。

旋转法吊升柱受振动小,生产效率较高,但对平面布置要求高,对起重机的机动性要求高。当采用自行杆式起重机时,宜采用此法。

(2)单机滑行法柱吊升时,起重机只升钩不转臂,使柱脚沿地面滑行柱子逐渐直立,起重机将柱子吊离地面后稍微旋转起重臂使柱子处于基础正上方,然后将其插入基础杯口。

采用滑行法布置柱的预制或排放位置时,应使绑扎点靠近基础,绑扎点与杯口中心均位于起重机的同一起重半径的圆弧上。

滑行法吊升柱受振动大,但对平面布置要求低,对起重机的机动性要求低。滑行法一般用于:柱较重、较长而起重机在安全荷载下回转半径不够时;或现场狭窄无法按旋转法排放布置时;以及采用桅杆式起重机吊装柱时等情况。为了减小柱脚与地面的摩阻力,宜在柱脚处设置托木、滚筒等。

如果用双机抬吊重型柱,仍可采用旋转法(两点抬吊)和滑行法(一点抬吊)。滑行法中,为了使柱身不受振动,又要避免在柱脚加设防护措施的繁琐,可在柱下端增设一台起重机,将柱脚递送到杯口上方,成为三机抬吊递送法。

4、柱的对位、临时固定如柱采用直吊法时,柱脚插入杯口后应悬离杯底适当距离进行对位。如用斜吊法,可在柱脚接近杯底时,于吊索一侧的杯口中插入两个楔子,再通过起重机回转进行对位。对位时应从柱四周向杯口放入8个楔块,并用撬棍拨动柱脚,使柱的吊装中心线对准杯口上的吊装准线,并使柱基本保持垂直。

柱对位后,应先把楔块略为打紧,再放松吊钩,检查柱沉至杯底后的对中情况,若符合要求,即可将楔块打紧作柱的临时固定,然后起重钩便可脱钩。

吊装重型柱或细长柱时除需按上述进行临时固定外,必要时应增设缆风绳拉锚。

5、柱的校正、最后固定柱的校正包括平面位置、标高和垂直度的校正,因为柱的标高校正在基础杯底抄平时已进行,平面位置校正在临时固定时已完成,所以,柱的校正主要是垂直度校正。

柱的垂直度检查要用两台经纬仪从柱的相邻两面观察柱的安装中心线是否垂直。垂直偏差的允许值:柱高H≤5m时为5mm;柱高H>5m时为10mm;当柱高H≥10m时为1/1000柱高,且不大于20mm。

柱的`校正方法,当垂直偏差值较小时,可用敲打楔块的方法或用钢钎来纠正;当垂直偏差值较大时,可用千斤顶校正法、钢管撑杆斜顶法及缆风绳校正法等。

柱校正后应立即进行固定,其方法是在柱脚与杯口的空隙中浇筑比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浇至楔块底面,待混凝土强度达25%时拔去楔块,再将混凝土浇满杯口。待第二次 ……此处隐藏41322个字……物体打击类事故

①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后,在现场处理的同时立即通知公司应急小组;

②综合协调队在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医务室人员到现场进行抢救;

③综合协调队接警后,首先确认司机到位,以备使用;

④现场抢险队立即与当地医院取得联系,准备急救;

(1)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2)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3)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

(4)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撤除假牙,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若舌已后坠或口腔内异物无法清除时,可用12号粗针穿刺环甲膜,维持呼吸、尽可能早作气管切开。

(5)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

(6)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干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常有效。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7)有条件时迅速给予静脉补液,补充血容量。

(8)快速平稳地送医院救治。

2)触电类事故

紧急状况响应步骤:

①发生触电后,在现场处理的同时立即通知公司应急小组;

②综合协调队在接到报警后,立即组织医务室人员到现场进行抢救;

③综合协调队接警后,首先确认司机到位,以备使用;

④现场抢险队立即与当地医院取得联系,准备急救;

⑤现场:

(1)切断电源:拉闸刀开关、把保险丝盖、拉插头;切勿试图关上那件电器用具的开关,因为可能正是该开关漏电;

(2)若电源控制较远,可先用木柄刀或电工胶钳斩(剪)断电路,然后再切断电源;

(3)拉开电线:用绝缘体(如干竹竿、玻璃、橡胶、陶瓷、绳子等)推(拉)开电线;

(4)拉开触电者:抢救者在绝缘情况下把触电者拉开;

(5)如果触电者靠近高压电,你一定要保持在50米以外,不要盲目施救,应该首先切断电源;

(6)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就地抢救;

(7)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亦可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

(8)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9)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则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以建立呼吸和循环,恢复全身器官的氧供应。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用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底;

(10)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伤、灼伤均需同时处理;

(11)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务室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12)保证现场有足够的照明和保持空气流通。

⑥实施急救措施后,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3)火灾、爆炸类事故

①发生火灾后,应大声喊:“起火了!起火了!”

②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展开扑救防止火在蔓延,并立即通知应急小组;

③报警时一定要讲清发生火灾的部署、着火的材料、大概面积并留下报警人的电话;

④拨打119报警后,报警人到厂外马路上等候消防车的到来并做好向导工作;

⑤接到报警后,综合协调队立即通知医务室人员到达现场组织抢救;

⑥现场抢险队组织人员按照疏散图指示及时疏散留在现场的工作人员;

⑦现场抢险队安排人员管理现场,预防趁乱偷盗行为的发生;

⑧发生火灾后立即切断电源,以防止扑救过程中造成触电;

⑩在火灾现场如有易爆物质,首先转移该物质以防止爆炸的发生;

⑾如电器起火应首先切断电源再组织扑救;

⑿如精密仪器起火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扑救;

⒀如油类、液体胶类发生火灾应使用泡沫或干粉灭火器,严禁使用水进行扑救;

⒁在扑救燃烧产生有毒物质的火灾时,扑救人员应该佩戴防毒面具后方可进行扑救;

⒂在扑救火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严禁因拯救物资而置生命于不顾;

⒃对伤者实施急救措施后,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⒄安全科值班人员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做好下情上达工作,对事件发展情况,所采取的措施,存在的问题,要认真做好记录,直至事件完全解决;

4)不可预见性灾难

不可预见性灾难主要指台风、地震、雷击等内容;

①发生不可预见性灾难的部署立即启动警报系统进行报警;

②发生不可预见性灾难后,相关部署立即关掉电源、压力容器、压力输送管道,防止发生泄漏、爆炸、火灾等严重后果;

③现场如有易燃易爆物质,如有必要转移该物质以防止爆炸的发生;

④现场抢险队赶到现场后立即人员疏散,并组织人员将受伤人员从受困环境中解救出来;

⑤现场抢险队安排人员管理现场,预防趁乱偷盗行为的发生;

⑥综合协调队立即组织司机到位,准备运送伤者;

⑦安全科在灾难发生后立即与财务科取得联系,财务科人员马上到达工作岗位并准备必要情况下的人员抢救费用;

⑧医务室人员协助警备室人员解救受伤人员,并在解救后立即进行现场急救;

⑨如果受伤人员当时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应立即就地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积极进行现场抢救;

⑩千万不可因急着运送去医院而不作抢救,否则会贻误病机而致病死亡;

⑾在送往医院的途中继续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

⑿要注意给病人保温;

若伤者有狂躁不安、痉挛抽搐等精神神志症状时,要为其作头部冷敷;

⒀对电灼伤的局部,在急救条件下,只需保持干燥或包扎即可。

⒁有坍塌现象发生时须同时向119和120求助;

⒂善后处理队专人进行现场保护工作,在当地公安或消防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现场清理工作;

8、附则

1)抢险队伍及物资准备单位应及时进行落实,将有关情况及联系方式上报集团公司安全保卫部备案。

《吊装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