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5-07-15 11:35:57
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全面实施,使原来高不可攀的信息技术课程也“飞入寻常百姓家”,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拓展人们思维、开掘人类技能的创造性工具,已经成为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备能力。作为一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教师,应该上好信息技术教育课,培养孩子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孩子们了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使孩子们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下面我结合本人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上好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几点体会:

一、走出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误区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在农村孩子的心中还是十分神秘的。由于孩子们对信息技术接触的少,就形成了许多认识上的误区,作为老师,我们首当其冲的工作就是帮他们驱散认识上的迷雾,客观、科学地认识这一门新兴课程。

首先,我们要消除孩子们的恐惧心理。农村的孩子由于条件的局限,很多孩子在上信息课以前还没有见到过电脑,上信息课时,相当一部分孩子对计算机“敬若神灵”,不敢碰。老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实物(外部设备)、坏计算机的拆卸与安装进行教学,揭开计算机的神秘面纱,排除孩子们学习计算机的心理障碍。当然,我们也要告诫孩子们:计算机不是玩具,不是可以随意捶打的机器。要做到既大胆使用,又细心呵护。

其次,要消除孩子们的轻视心理。一般的农村孩子心中,在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的时候,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电脑”课,总认为这门课程好玩、容易学习,以为能打打字、玩玩游戏就叫做学会了信息技术。其实,教育部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孩子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在具体的学习中,“打字”只是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必修内容,而“游戏”只是激发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的手段。我们要让孩子们明白,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十分广泛,而学好信息技术,对于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是必不可少的。

二、游戏激趣,主动学习。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常常错误地将孩子们对“计算机”的兴趣误以为是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认为孩子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已经很高,不存在提高的问题。然而大量的调查表明,孩子们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然而这种兴趣却只是一种“表面繁荣”,是一种对“计算机”本身的兴趣,他们的目的'在于“玩”——玩游戏、上网等,而对于教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却觉得“不好玩”,由此,常常会出现了孩子们喜欢到电脑室上信息技术教育课,却不喜欢信息技术老师的奇怪的现象,原因只有一个:老师不让他们“玩”。然而,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作为教师要“寓教于乐”,积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艺术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正确引导孩子们,让孩子们将对“电脑”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兴趣,让孩子在玩中学到知识,在快乐中开发智力。比如,我们可以开辟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们玩”扫雷、纸牌、跳棋、象棋、拼图”等各种益智游戏,让孩子们在画画板上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这样,既加强了孩子们的自己动手的实践操作能力,又开动了他们的脑筋,开发了他们的智力,激发了他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兴趣。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三、加强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如教学“认识键盘”时,我先提问“空格键、上档键和backspace键有什么特征?”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空格键上没有任何一个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输入空格。同样抓住换档键上有向上的箭头,其主要作用是来输入上档字母。还抓住backspace键有向左的箭头,其作用是筛除光标前面的字母,相当于咱们平时用橡皮擦写错的字。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

四、自主学习,不断创新。

电脑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脑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如在教学出来;文件——就象一篇文章、一份作业、一幅画等;文件名——好比文章的标题;而文件内容——就像文章的正文

再次,要采用多种学习形式。我们应该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信息课堂中,教师可以亲自示范,教会孩子们正确键盘鼠标操作方式,教会他们如何查找、收集、加工、存取信息;可以开展各种比赛,比如比一比谁先找到一个文件、谁的打字速度更快;可以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成果、如自己画的画、自己打的文稿、在网络上搜索到的最美的图片等等。总之,只有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孩子们才会始终保持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充分利用网络

信息技术课理想的教学环境是拥有先进的机房,能做到人手一机,具备多媒体教学功能,

最好都能上英特网,由于理想环境建设投资较大,非一般农村学校能够负担得起,在机房建设方面最好采取与自身承受能力折中的方案。上不了网可暂时不上,做不到人手一机,可以多人一机。最好用多媒体电子教室教学,新上的机房大多具有多媒体电子教室功能,我们要充分利用其展示功能,讲练结合,使教师演示与学生练习时间比控制在1:3到1:5之间。教师注意利用实例作品教学,向学生展示一些实践中做得较好的作品(文档,图片等等)。教师最好构建信息技术教育网站,将教案与课件做成网页形式,利用局域网,使课堂教学与网上教学相结合。

机房维护管理要有专项资金保障,有人认为机房建好就可以了,后续资金不必要,实际上,机房的正常运行及效率提高离不开后续资金投入,自然的设备损耗品,如:键盘鼠标,需要更替,设备升级需要资金,新的软件购置也要花费,机房维护得好设备运行正常率高,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才有保障。

作为一个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使课 ……此处隐藏29903个字……学的气氛异常活跃,学生思想的敏锐性和深刻性、思维的活跃性和流畅性,大大超出了教师的估计和想象。所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只给材料、不给结论的信息方式,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尤其是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其批判精神,是大有裨益的。

3、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模拟历史情景,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

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讲解贯穿全课内容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两个模拟历史剧:一是康有为与顽固派的论战。让学生自己表演,并适时用投影仪显示论战时的插图,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当时论战的激烈情景。二是谭嗣同夜访袁世凯的情景。通过表演,学生不仅重温了这段历史,而且对袁世凯的性格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到袁世凯的阴险狡诈,为以后讲解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作了铺垫。同时,设计了一个列表归纳分析(戊戌变法的内容对谁有利)、一个材料分析(光绪颁布诏书的真正含义)和一个关于爱国主义(谭嗣同自愿牺牲的意义)的小讨论。这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再配合信息技术的声、图、影效果,能使他们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在历史学科中的应用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以趣激情,寓知于乐,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精神饱满,情绪高涨,乃有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之快感,师生感情融为一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任务。

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15

信息技术课程由是计算机课程进展而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在过去一年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我发觉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要教给同学的不仅仅是学问,更紧要的是把握学习的方法。我为了培育同学终身学习的本领,自主、合作的本领,做了不少尝试,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点心得。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校和老师应努力制造条件,给同学营造好学习信息技术的大环境。一方面,要尽可能给同学供应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大到学校的整体规划,小到图书馆、机房和教室的建设,都要考虑到信息环境的营造;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同学的学习方式、激发同学的探究欲望为启程点,设计与同学的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

二、从教学方法方面入手

因我校大部分同学都是首次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于电脑这新生事物同学都产生了很的古怪心,都想本身动手操作一下,所以每次上信息技术课同学都特别快乐,星期五的课有的同学甚至星期一就在那期望了,等到一上课更是激动得不得了。所以肯定不能一开始就将那些枯燥无味的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等学问灌输给他们,这样会使原来在同学心中很有趣味味很神圣的电脑又变成一种学习的负担。刚接触电脑的同学首先要从了解电脑外观设备以及使用鼠标键盘学起,而单纯练习是比较枯燥乏味的,怎样能够克服基本动作训练时的不习惯,把握正确的方法是个难点。我尝试了一些训练的方法,练习鼠标的使用时,让同学打开windows自带的扫雷、纸牌游戏,孩子们兴致高涨的玩着,不用老师强调认真学,认真看,他本身就会眼睛眨也不眨一下的盯着显示器,哪儿不会操作赶快问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娴熟把握了单击、双击、拖动几种鼠标的用法,键盘练习使用《金山打字通》,通过不同要求的小游戏,使苦痛困难的学习过程变得欢快有趣味味,并谙习了键盘指法,让同学欢快的学习是我们的目标。

三、重视语言的形象性

中同学的思维都比较直观,对于比较抽象的问题就很难理解。老师若运用富有哲理和情趣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的比方,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同学,激发同学的学习喜好,启迪同学的思维,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譬如,在给同学讲解3。5寸软盘学问时,同学对软盘何种是只能读不能改状态还是能读能改状态往往搞不清。于是我对同学说:“软盘上的两个孔好比两只眼睛,两只眼睛都‘睁着时,警惕性高,别人只能看(读)不可改;当‘睁只眼‘闭只眼打盹时,警惕性放松了,别人既能看又能改了。”通过形象的.比方,把这一难点突破了,同学对此印象也很深刻。

四、上机操作和理论课相结合

随着计算机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学校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课,从以前每周一个学时改到现在每周两个学时,我充分利用学校制造的条件,每周以一节理论课和一节上机课相结合的形式授课,效果特别明显。上机操作是我们计算机学科教学的一大优势,这是由于:实践操作能使同学手脑并用,由理论到实践,在直观形象的实践操作中不绝能加深对事物规律性的认得,而且易于形成生动、活泼、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为取得良好的课堂效率,制造了条件,据调查,同学最愿去的地方是机房,课堂气氛最活跃的也是机房。所以我充分利用同学的喜好,提高同学对信息技术课的认得,并把握操作技巧。

五、培育同学对信息技术进展的适应本领

信息技术领域宽泛,进展日新月异,光靠学校的有限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从将来来看,信息技术不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信息时代公民进行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和环境。因此,培育高中同学对不绝进展、变动的信息技术的适应本领,既是当前教学的需要,也是培育信息时代公民的需要。老师应在认得信息技术基本特征、把握信息技术进展变动规律的基础上,重视引导同学把握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学问和方法,使其在有效迁移发生的基础上适应技术的变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不同工具平台的使用方法、不同问题解决过程的共同之处,引导同学借助已有阅历,通过合理的探究,进展完成对新工具和新任务的适应,从而达到利用有效迁移的发生促进同学进展的目的。

六、让同学把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信息技术课虽然不像语文、数学那样要考试,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各处用的着,应用性很强,我们应当让同学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学问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需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同学自发做到“学有所用”,如在教word时,给同学布置一篇作文,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会碰到一些操作问题,结合这些问题,再给同学讲解,同学会记和的坚固些。还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搭配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让纸上的画,显现在电脑上,同学会感到很新鲜,很有趣味味。

七、不绝提高信息技术课程老师自身的信息素养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一门新的学科,而且随着信息社会和信息技术的不绝进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在作相应的进展。所以,信息技术老师结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同时必需注意学问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不绝提出新的讨论课题,进行科学讨论,努力提高本身的教学水平和科学讨论水平。中学信息技术老师肩负着信息技术教学和教学科研的任务。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需不绝地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的学问,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丰富本身的信息学问,提高本身的信息素养,以适应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不绝进展。

以上是本人在这一年来的一点教学心得,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本人还存在着很多不足,譬如,教学方法还不够成熟、教学设计本领还有待提高等。但我信任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经过磨练,我会改善本身的不足,全面提高自身的技术本领水平。

《信息技术教学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