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时间:2025-08-27 18:11:05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

【教学重点】

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教学难点】

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作家笔下的有关童年生活的作品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女作家萧红在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里,为我们展示了她充满欢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吧!

板书作者:

萧红

二、粗读

1、若给课文起个标题,你起什么名字,请说说理由:

预设《祖父和我》:叙事的主角(快七十岁的祖父和四五岁的女孩);《我家的大花园》:描写的对象;《我的故事》……起什么标题要视内容而定。

2、读课文,带着感情来读:

第2~6(女生读),为什么叫女生读,请男生回答。

明:视内容而定,花园的景物,为下文开展作铺垫。要注意把一个四五岁的女孩的口吻读出来,表现孩子的稚气。

第7~26节(男生读),叙述了什么事儿?

明:学种菜,学铲地,辨认谷子和狗尾巴草,学浇菜。注意年龄差异,语气、语调有区别,老人苍老、低沉有力宜用降抑调季、平直调,小孩活泼,清脆高昂宜用高升调。

第27~31节(齐读),读出小萧红对这园子的印象。

明:觉得什么都是好玩的、自由自在的。再读28节,读出自由的味道。提萧红的生平,父亲的暴戾无情,婚姻的坎坷给予成年萧红的影响,使她很怀念幼年时的欢乐时光,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三、研读

1、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对“我”非常宽容、慈爱、谆谆教诲、平易近人的人。

理由: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

2、用合适的形容词来形容“我”,并说出你的理由?

明:天真烂漫的“我”。

理由:

“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拔草。”小孩子喜好模仿的天性,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上的.一头谷穗,远远地就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我跑到屋里拿了鸟笼,自认为是正确的,因而充满自信,因祖父的笑而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对祖父也就不那么亲近了,很容易受情绪影响。

“祖父虽然教我,我看了也并不细看,也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抬头看见了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去了。”在事实面前也只是马马虎虎承认错误,注意力极易分散“委屈”,一下子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3、这样的“我”的眼中的园子自然也是充满了童趣,找例子分析。

明:“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辨别颜色、形状、声响,呈现出来的是景物的本来面目,因而平实贴切,充满孩子的欢愉和真挚。

理由:

“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从听觉、视觉(形态和亮度),再用比喻句,写出了一个四五岁小女孩对大榆树的好奇,好玩。 ”

四、作业

仿照课文,请用一两个百字左右的小故事说说你记忆中的孩童时代。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

萧红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2、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介绍作者

1、出示课题:祖父的园子

2、介绍作者:

萧红,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1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思考:

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和体验,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言之有理的,都应该鼓励。学生可能的会有这样的印象:

⑴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⑵祖父的园子里充满了快乐。

⑶祖父的园子非常美丽。

⑷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

……

2、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地朗读。

  三、走进园子,品味童年

1、默读课文,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

⑴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①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情景。

②用一个词概括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

(充满生机、热闹、美丽……)

③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⑵我和祖父在园子里边干活边玩。

①默读课文4~15自然段,画出“我”干活和玩的句子,细细地读读,想象“我”。

A、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

B、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C、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

D、祖父浇水,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

②讨论: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③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

⑶园子里的花、鸟、虫子、倭瓜等。

①朗读课文第1 ……此处隐藏31488个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课文又是怎么表现我的自由的呢?默读3——12自然段,相信你的眼前一定会浮现出许多自由的画面。概括地说说,你看到了哪些自由的画面?

3.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自由的小事。

引读:祖父……,生接……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水,我也抢过来浇。”

…………

4.你们看,萧红的文字很朴素,但是读起来却很洒脱,很孩子气,字里行间跳跃着两个字——自由,我们再来读一读。

5.我真的是在拔草、铲地、浇水吗?(瞎闹)文中有几个特写镜头,你觉得哪个镜头最有趣,让你有一种想和她一起玩的冲动?

交流咀嚼,预设如下:

(铲地时,爬在地上,用锄头的“头”乱勾一阵,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一个“爬”字,一个“乱勾”,活脱脱的一个泥娃娃呀!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抢水瓢浇菜)

把这份自由、快乐大声喊出来!

(第11节)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文字。数一数,这段话中有几个“又”字,再轻轻地读一读,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由)

6.师总结:在这个园子里,我想闹就闹,想玩就玩,等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不用——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你们看我的快乐、自由就藏在栽花、拔草、铲地、浇水甚至睡觉这些生活小事中。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叙事抒情。(板书:叙事抒情)

三、批注释疑“爱之园”

1.什么是自由,这就是自由,什么是快乐,这就是快乐,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你觉得这自由是谁给我的?课文中描写祖父的地方并不多,让我们回头默读3——12自然段,找出描写祖父的细节,凝神静气地读,把你的体会选择几个关键词写在旁边。

2.同桌互相交流, 如果你们关注的细节相同,那是心有灵犀,如果不同,那再切磋切磋。(一个劳动工具,传达着一份疼爱;一声嘱咐,透露出一份悉心;一张笑脸,无限宽容。)

3.是啊,有人说,一个爱你的人,他会给你造一座天堂。这园子就是祖父为我撑起的一方爱的天堂。(老师板书:爱之园)

4.现在,你还觉得它是一个普通的园子吗?

5.总结:是啊,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园子,它所表现出的自由和爱,正是萧红一生的憧憬和向往。一想到这个天地,萧红就感到快乐、幸福;一想到这个天地,她就涌起了写作的冲动;这个园子不只是祖父的,它是我和祖父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再读题!

四、回忆课文,拓展阅读

1.同学们,了解一个作家的生活经历,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萧红一生坎坷,悲凉。18岁,祖父就去世了。离开祖父,寂寞孤独的时光里,她常常回忆起和祖父一起——(在这个世界上能有人疼爱是多么幸福啊!)

20岁时,她离开家乡,一直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写下这些文字时,她正流浪在香港,身在异乡,遥望家乡的目光里,她仿佛又看见了园子里的景物——(在这样的园子里生活是多么快乐啊!)

3.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她提笔就想到了童年,想到了她和祖父的园子,想到了那个生她养她的地方——呼兰河。《呼兰河传》,就是一篇叙事诗,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是一串凄婉的歌谣。(ppt出示)

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了祖父的园子,感受到了萧红的快乐、自由、无忧无虑,更感受到了祖父对她的爱,祖父对她的爱在萧红的心中化成了一首诗,又化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呼兰河传》。如果同学们想更多的了解萧红,就去读这本书吧!

附:板书

自然之园

叙事抒情

19.我和祖父的园子 自由之园

借物抒情

爱 之 园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5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学习过程:

一、从词入手,插入课文

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吧?下面请同学来读一下黑板上的词语。

在小说《呼兰河传》里,萧红用了大量的文字,写了一个园子,而且写得细致入微。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为什么会让萧红如此留恋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祖父的园子吧!

二、品读课文

(一)感受自由的快乐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这一自然段里读出了什么?得意,指导找出带颜色的词语,积累abb词语。

还有一个自然段也在写这个园子,请同学们看地13自然段。

自由读,读着读着,就会产生一种感觉,脑子里会出现一个什么词语呢?(随心所欲)用片断中的话来解释“随心所欲”这个词语的意思。

出示句子: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板书:自由)

一读句子。

哪些是自由的?(倭瓜、玉米、黄瓜)

引读

我是倭瓜,我愿意 就 ;我是玉米,我愿意 就 ;我是黄瓜,我愿意 就 。

还会有什么?出示句子:我就是 ,我愿意 就

哦,真的是(二读句子)

过渡:我也是自由的,我要 就 。找读4——12自然段。

园子里的一切景物的自由都传达着我的自由,这种写法叫作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我是自由的,所以我是快乐的。(板书:快乐)

我玩累了——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此时,她正做着甜甜的梦呢,梦里她看见——(让学生想象梦里看见的东西。)

读到这,你们地 心里也痒痒的,有什么话想说的吗?

(二)品读祖父的爱。

过渡:园子留给我的,仅仅是自由的快乐吗?除此之外,难道就没有什么让我值得留恋吗?

齐读4——12小节。体会到什么?(祖父的关心)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3个笑)

在萧红的眼里,祖父是个怎样的?在笑里还读出了什么?(和蔼,慈祥)

板书:爱。

插入:萧红一生悲苦。8岁丧母,父亲因为她是个女孩而歧视她,继母更不喜欢她。她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但是她从祖父那里享受到了快乐的童年,享受到了什么是爱。无论她经历怎样的.痛苦,无论她面对怎样的不幸和苦难,祖父就像一束阳光一样温暖着她,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

再读课文。

三、超越文本。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题目为什么叫《祖父的园子》了吗?

萧红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和快乐,享受到了什么是爱。多以才会对那个普通的园子念念不忘,那是个普通的园子吗?

老师引:那是一个装满——自由的园子

那是一个装满——快乐的园子

那是一个装满——爱的园子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