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时间:2025-07-05 13:47:05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揠苗助长》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

一、成语分类,导入教学。出示8个成语(中有4个寓言故事的成语),读后让学生把成语分成2类。

二、初读故事,理解题目。

1、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板书)。

2、初读:题目中的四个字各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读故事,从课文中找到准确的答案。

3、指读:了解读通情况,学生评价。

4、解题

三、再读课文,感悟形象。

1、就题提问:看到题目,你会想到哪些问题呢?

2、理解为什么指读,说说农夫为什么要揠苗。扣“巴望”感悟:这里用希望行不行?——表演:农夫每天到田边会有怎样的动作、表情、语言呢?——感情朗读

3、感悟怎么做引读: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扣“一棵一棵”:田里有多少棵禾苗?(体会筋疲力尽)——看图,农夫一棵一棵拔时会说些什么?(体会得意)——感情朗读

4、引读结果:农夫真够累的啊,但他挺开行,他回到家里,……(第

3自然段)他的儿子很纳闷……

四、结合生活,理解寓意。

1、扣“枯死”:书上说是“枯死”了,“枯死”是什么意思?(可以当堂查字典)“枯死”的罪恶魁首是谁?

2、小结:你看农夫多傻啊!拔,使禾苗不能吸收水分了,违背了禾苗生长的规律。)

3、那你来帮帮他,农夫该怎么做呢?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成语”:施肥助长、除草助长等。你们的这些办法为什么就好呢?(符合禾苗生长的需要和规律)

4、寓言中的农夫可笑,那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也这样可笑的人和事?(在老师的启发下,适当说一些社会上的现象。)

五、作业

1、讲故事

2、读故事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教育学生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要急于求成。

2、在理解寓言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讲出寓意。

3、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在理解寓言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讲出寓意,并口头联系实际学习、生活谈感想。

教学难点:

在理解寓言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讲出寓意,并口头联系实际学习、生活谈感想。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

板书课题:揠苗助长

齐读课题。

2、这则寓言的作者是孟子,他和孔子一样都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

3、“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揠”是拔的意思。

(“揠苗助长”是拔禾苗帮助禾苗长高。)

二、讲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1)这个故事中讲的是怎样一个人?(2)他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指名回答。

(这个故事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用拔苗助长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2、教学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

思考:种田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

⑵从哪些词语看出种田人很焦急?用横线划出来。

指名回答。

板书:巴望 好像 焦急

⑶“巴望”是什么意思?(盼望)

为什么不用“盼望”而用“巴望”?(为了说明他当时心情十分焦急。)

⑷第一自然段讲种田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也就是讲清了“拔苗助长” 这件事的起因。

板书:起因。

⑸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种田人焦急地想帮禾苗长高。)

⑹读的'时候要体会种田人什么样的心情?(焦急)

指名读,齐读。

3、 教学第二、三自然段

(1)种田人一心想帮禾苗长高,他想出办法了吗?让我们一起看第二、三自然段。

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2)他有没有想出办法?(有)

哪个词语说明他好不容易想出办法?(终于)板书:终于

他想出了什么办法?(拔苗助长)

他有没有考虑一下这个办法好不好?(没有)

从哪个词语看出他没考虑?(急忙)板书:急忙。

为什么他只想出拔苗助长的办法,而没有想出别的办法?

四人小组讨论。

(因为他只想让禾苗长高。)

他拔禾苗干了多少时间?(“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

“筋疲力尽”说明了什么?板书:筋疲力尽

(“筋疲力尽”说明他下了很大功夫,费了很大的劲。)

(3)他干得“筋疲力尽”后,回到家里自我感觉如何?(很得意,自认为力气没白费。)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总算”)板书:总算

指名读种田人说的话。

(4)齐读第二、三自然段。

4、教学第四自然段。

(1)第二天,他的儿子到田里一看,发现什么?

(禾苗都枯死了。)板书:禾苗都枯死了

(2)禾苗为什么都枯死了?

(拔苗助长会伤了禾苗的根,使禾苗枯死。)

(3)齐读四自然段

5、四人小组讨论:种田人错在哪里?

小结:禾苗是不能拔高的,违背了它的生长规律。

板书 :急于求成

违背规律

6、朗读课文

三、联系实际谈寓意。

1、学习了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让学生各抒己见,从各个方面来围绕课文内容谈。

2、请你举一举生活、学习中的例子来说明你懂得的道理。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若举不出,则出示下列例子。

(1)有一次,老师叫我背诵一篇课文。我没有先理解就急着背课文,结果花了很多的时间也没有背下来。

(2)有一天上午放学,我饿着肚子回家,发现妈妈还没回来,就炒冷饭吃。我把煤气灶的火开得太大,结果把饭烧焦。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寓言《揠苗助长》,同学们从中懂得了不少的道理,希望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要像那位种田人一样犯同样的错误。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练习一。

板书设计: ya 揠苗助长 起 因: 巴望 好像 焦急 ……此处隐藏16997个字……么急

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花了很长时间 还都没有休息

引读:当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时,农夫在田里——

当肚子饿的咕咕叫时,农夫在田里——

当农夫汗流满面是,他还在田里——

(2)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动作,难怪会累得——筋疲力尽

(3)看,你能说说农夫都累成什么样了?累成这个样子就叫——筋疲力尽

(4)让我们再一次把自己的感受送进句子读读

三、借用植物生长规律的经验,引导学生体会寓意

1、过渡:刚才我们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体会到种田人的急,我还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他的焦急,可是,禾苗长高长大的事能急吗?现在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2、看了录像,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原来植物都有一定的生长规律,种子还没有发芽,植物就不可能长高,植物还没有长得健壮,它就不可能结出果子。

3、那文中的这个人犯了什么错?老师这儿有一个词语(急于求成)他还犯了什么错?(违反规律)

四、学习3、4段

1、这个人犯了这么严重的错误,他知道自己错了吗?我们来读读

出示第三段

(1)认读“喘气”、“一大截”

(2)从这个句子中我们知道这个种田人非但不知道自己错了,还很得意呢?谁来读出他的`得意

2、他多高兴,多得意,可结果怎样?我们来看看

五、拓展小结

1、如果你是他的儿子,或是他的邻居,他的朋友,看着枯死的禾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如果你是这个农夫,你又会说些什么?请选择一个角色,用上这两个词说一说

2、我们把这几个词送给农夫:出示

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3、总结: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如果太着急,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反而会失败。希望我们能从文中的这个人身上吸取教训,千万不要干出这样的傻事。

4、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揠苗助长,像这样短小而生动的故事,却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大道理,我们就把这样的故事叫——寓言

今天我们学习了其中的一则,另一则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拔苗助长》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则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主要是讲一个种田人为了让禾苗长得快一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结果禾苗全枯死了的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事要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教学理念】

叶澜教授指出:“只有关注学生的潜在性,才会促使学生实现智慧和才能的发展。”在这里我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说、去演、去感悟、去体验,让学生的思维尽情地拓展。在轻松、愉悦的朗读、说话、表演中,挖掘他们的潜能,挖掘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类似“拔苗助长”的现象,从而使学生升华对寓意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概括性,在对寓意的理解中,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事情,促进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

【教学目标】

1、学习随文识字的方法,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能抓住重点词来朗读并从中初步理解寓意。

3、能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4、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

能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预习生字、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出示题目:揠苗助长)

2、齐读课题,理解题意。

二、自读课文,试讲故事:

过渡:这是一则寓言故事,那课文肯定是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那文中给我们带来了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等会把这个故事讲给大伙听,让老师看看谁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

1、学生自读课文,读好的同学可以先试着自己讲一讲。

2、指明学生讲故事,师生互评。(对发言的同学及时鼓励和表扬)

三、指导朗读,读中感悟

第一自然段:

1、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

2、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

3、在学生交流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巴望”一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焦急和自言自语的语气。

第二自然段:

过渡: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让我们一起去田里看看他拔苗的情景吧!

1、出示插图: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把这幅图描述给大伙儿听听吗?

2、让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介绍的,谁来给大家读读第二段?(指名读)

3、读着读着,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呢?(让学生畅所欲言)

4、理解“终于”、 “一直”、“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如“筋疲力尽”是什么样子的,谁能用动作表现出来?

5、指导学生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让学生边读边做动作。(个别读)

6、学生相互评价朗读情况。之后,全班齐读。

第三自然段:

过渡:农夫拔啊拔,总算把田里的.禾苗拔好了,而且看上去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此时他的心情又如何呢?是呀,他兴高采烈地跑回家要告诉他的老婆和儿子了。

1、农夫会对他家人说些什么呢?(指名学生演读农夫的话)

2、想想农夫说这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指导学生读出又疲惫又高兴的感觉。(自由读——师生配

合读——齐读)

第四自然段:

1、禾苗是长高了一大截,但是,小朋友们,你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吗?

2、出示禾苗枯死的画面。

四、演演说说,其乐无穷:

导语:是啊,禾苗枯死了。这一棵棵伤心的禾苗一定会有好多话要对农夫说吧?农夫看着满地枯死的禾苗,也会有很多感叹吧?

1、一个学生演农夫,其余学生演禾苗,老师当旁白,边演边说。

2、师生互评:你觉得刚才谁演的或说的比较好,好在哪儿?

五、小结寓意,尽收脑海:

导语:学了这则寓言,你们肯定有不少收获吧!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1、学生自由畅谈,师给以鼓励。

2、教师小结: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只会让我们误了大事。

六、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启发学生思考: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些“揠苗助长”的现象?

今后应该怎么做?(结合实际生活,引发学生讨论,教师及时点拨,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揠苗助长》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