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分钟》的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分钟》的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分钟》的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感悟一分钟的重要。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优点,谁愿意来说说自己的优点?大家说得真好,可有时一些小缺点却给我们惹了不少麻烦。现在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小朋友的故事,想想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生勾画出生字连词。
2、生根据读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检查自读情况。指导学生正音:
注意:“钟、迟”声母是翘舌音;“零”韵母是后鼻音;“闹”声母是鼻音。 “欠”在“哈欠”中读轻声。
4、提问:你从他身上学到什么?生讨论回答。(不必有确切答案)
二、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生分小组说说哪些字是自己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再找出难认的生字。
2、汇报交流情况。
3、师生共同合作解决。如:
⑴ 熟字加偏旁识字:钟、零、闹、哈、迟、叹、悔、室。
⑵ 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哈、叹、钟、迟、悔。
⑶ 熟字换偏旁识字:快──决、海──悔。
⑷ 猜谜语识字:大门里边是市场(闹)
三、巩固识字
1、把书中的生字连词读一读。
2、同学之间相互考考生字是否认识。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完成《一分钟》的找找说说。
5、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
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向全体同学谈话。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再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二、复习检查,整体感知
1、提问:题目中的“一分钟”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2、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我们再读读课文,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好吗?
三、理解课文,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迟到的20分钟在哪里?
2、大家读了课文又进行了讨论,提问:元元在上学路上叹了几次气?
第一次 在十字路口错过了红绿灯 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第二次 错过了公共汽车 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3、原来迟到的`20分钟在这里!元元两次叹气说了同一句话,当时他会想些什么?我们先自己读一读2、3自然段,特别是将元元说的话多读几遍。
4、谁来读一读元元说的话?评价。(读出着急)
5、元元很着急他心里怎么想的?
6、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的时候想想元元当时的心情。
7、他明白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了吗?(明白了)书上是怎么说的?(红着脸,低着头。元元非常后悔)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20分钟;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
8、讨论: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我们应该怎样做?
9、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元元的心情。
四、指导写字
1、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结构:
包:里边是“巳”不是“已”。
钟:金字旁的最后一笔不能穿过上横。
迟:“尺”的末笔捺变点。
2、找出关键笔画:
包:竖弯钩要长。
叹、哈:口字旁要写得小些。
闹:“门”要写得稍大一点,给里边的“市”留出足够的空间。
3、师重点示范:
包、钟、哈、闹。
4、学生练习。
5、对照检查。
五、拓展延伸
1、通过查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
2、以“我的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切身感受。
《一分钟》的优秀教学设计2一分钟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钟、零”等9个字,会正确书写“欠、元”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读中理解课文。体会到时间的重要。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要做遵守纪律的孩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利用一分钟时间讲一个小故事,时间为一分钟。
2、这个故事好听吗?有谁知道,老师讲这个小故事用了多长时间?
3、学生回答,老师板书课题。
4、设疑:我们都知道,一分钟是60秒,可我们的元元同学却让一分钟变成了二十分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5、过渡: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查工具书或者是问问老师和同学看看它们都怎么读。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出示生字,认读正音。
2、课文中这些生字都组成了哪些词语,在书中找出来。学生说,老师随机出示词卡。指名读词语、男女生比赛读、开火车读。
3、再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
4、指名分段读-评议-齐读。(重点放在正音上。)
5、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说。(我知道了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了。)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指导写6个字
1、正在上学的孩子怎么敢迟到呢?早上元元听到闹钟响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指名说。
2、元元可真贪睡啊,谁来当小元元,读一读元元贪睡的样子?评价、老师范读,齐读。
3、元元这个贪睡的小懒虫又睡着了,让我们趁他睡着的时候来写几个字吧!找找看,这段话 ……此处隐藏4229个字……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控制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1、认识“钟、零”等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会写“欠、元”等8个字并会组词。
2、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控制自己,珍惜时间。
课前准备:
1、制作闹钟形状的生字卡片。
2、制作一个挂钟演示图。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零”等9个生字。
2、会写“钟”字并组词。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控制自己,珍惜时间。
4、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挂钟演示图,并将时间拨到6点30分,让学生说出时间。
2、再将分针拨后一分钟,让学生说出时间。(板书课题:一分钟)
3、指导书写“钟”字。
4、引导学生质疑:看了题目以后,你有什么想法?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再读课文,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交流,指名回答)
三、朗读感悟
1、设疑激趣:元元仅仅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却迟到了20分钟呢?请大家朗读课文,看谁能找到原因。
2、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纠正生字读音)
3、师生讨论上面的问题。
4、浏览课文:元元说了几句话?都说了什么?
5、指导朗读元元的话。
①讨论:元元说话前做了什么?他为什么叹气?
②叹着气说的话应该怎样读?(指名读、范读、练读、指名读)
6、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元元迟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认读生字:钟、零、闹、哈、欠、迟,教师纠正读音)
7、指导朗读元元心里想的句子,读出贪睡的样子和无所谓的语气。
8、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想想李老师的.话应该怎样读。(指名读、范读、练读、齐读)
9、发散思维:元元非常后悔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
四、认读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引导认读。
a、自由认读生字。
b、小组内互相检查。
c、指名读生字词。
2、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引导认读。
a、教师读一个字,学生从字卡中找到这个举起来,读两遍。
b、小组内利用字卡互相指读。
五、布置作业
认真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六、板书设计
7、一分钟
丁零零、闹钟、哈久、迟到、决定、后悔
《一分钟》的优秀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
1,学习“钟”“欠”等八个会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读好表现人物情感的句子。
教学难点:揣摩元元的心理,在朗读中体会时间的宝贵。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游戏导入:全体起立立正,双手前平坚持站好一分钟,导入新课。
二、 新课教学
(一) 指导“钟”字书写。
师生齐写板书“一分钟”。指导记忆“钟”字的书写(头齐腰齐脚不齐)。
1、 学生指出占点的笔画及注意的地方;
2、 学生在田字格内认真书写三遍“钟”字。
(二) 听文识字
1、 自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画带生字的词语。
2、 听课文录音(教师纠正学生坐姿)
3、 把自己想象成元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组分段读两 遍、 选六名学生分段读一遍)
4、 识字。
①幻灯片出示“钟、零、闹、哈、欠、迟、叹、 决、悔、元、包”十一个生字(学生加拼音齐读、学生领读、去拼音排火车读;鼓励学生运用编字谜、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认识11个汉字)
②出示“丁零零、闹钟、哈欠、迟到、书包、叹气、决定、后悔”8个词语(请坐姿端正的学生排火车读课文)
(三) 读文入境
1、朗读课文,思考:元元仅仅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迟到了20分钟。(教师板书:一分钟—20分钟)补全下面一段话。
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没赶上红绿灯);
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没赶上公交车);
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走着去学校);
因为多睡了一分钟,所以最后(迟到20分钟)。
2、20分钟里,元元后悔心情在文中如何体现的.?
他叹了口气,说: “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三、 拓展积累 《劝学》
《一分钟》教后反思
《一分钟》讲述了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的学习,使学生受到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的教育。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游戏导入
正式上课以前,在与学生问候以后,让学生两手前平举,坚持站好一分钟,再请同学们坐下,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你觉得一分钟长吗?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我语重心长地说:“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在某种情况下,要把握安排好一分钟也是很不容易的。就像刚才我们能一动不动的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相信小朋友们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二、抓住重点词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我决定抓住元元的两次叹息为朗读的亮点。但要读好这两次叹息,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前提,也是基础。因此,我抓住元元在绿灯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车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无奈为重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元元当时的心情,语言。在情景剧中,具体落实到“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中的“刚”;“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这些重点词语中。在追赶公共汽车一幕时,结合剧情,体会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础上,学生读两次叹息时,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学生们做游戏时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时长控制在一分钟,激发学生兴趣。另外,生字教学时充分利用课件,从带拼音到去拼音、词语、儿歌,一步步加强,从而是学生们生字掌握的很扎实。
不足之处
1、生字教学虽然也是让学生们自己讲解,给他们机会展示。但是仍然把的过死。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感觉。
2、课文教学时,有些语言引导不够,导致学生弄不明白,课堂气氛不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