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学校有关精神,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堂高效为抓手,深入扎实开展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围绕学校的要求具体开展备课组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学了一学期的物理,已经对物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概念的理解有些不准确,不到位,叙述时,不是很清楚,所以在应用时就出现了问题。这也是我们这学期要纠正的地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中产生的一些历史背景,能意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艰辛与曲折,知道物理学不仅物理知识,而且还包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能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
(二)过程和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在观察物理现象或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3、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4、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5、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4、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不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
5、有将自己的见解分开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地提书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6、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有理想,有报护,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感。
四、具体措施
(一)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科学探究。
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有目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的意识。
1、使学生养成对所做工作进行评估的好习惯。
2、重视探究活动中的交流与合作。
在现代社会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内与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良好素质的形成。
(二)、帮助学生尽快转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模地的构建,而不是去复制知识,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才是至关重要的。
(三)、加强与日常生活,技术应用及其他科学的联系。
1、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
2、在阅读理解,收集信息,观察记录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3、尽可能让学生得用身过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让物理贴近生活,让学生用物理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2知识与技能
1. 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功的两个要素。
2. 知道功的公式W=Fscos,会用这个公式计算恒力功。
3. 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力做正功或负功。
4. 知道什么是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知道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也等于各个力分别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
5.了解求变力的功的一般思维方向。
过程与方法
知道做机械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当力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大于90时,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教学重点
重点是理解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要素的基础上掌握机械功的计算公式。
学习难点: 功的概念、正、负功的意义。
探究学习
一、功
1、功的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且 ?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
2、功的大小:
①力和位移方向一致的情况:W=FS
②力和位移有夹角()的情况:W=FScos
若=0,则cos=1,②式就化成①式,因此②式是计算功的一般公式。
公式表明:力F对物体做的功只与F、s和a三者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等因素无关。
③应用公式注意:
A.式中的F一定是恒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即此式是求恒力做功的公式。若是变力,中学阶段一般不用此式求功。
B.式中的位移s一般是相对地面而言的。在物体可以看作质点时,s是物体的.位移;当物体不可以看作质点或力的作用点与物体有相对运动时,s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scosa即为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C.力所做的功,只和有力作用的那一段位移有关,若力取消后物体仍在运动,则力对物体所做功与力取消后物体发生的位移无关(即力F与位移s具有同时性)。
3、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1 J等于1 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1 m的位移时所做的功。
4、功是过程量,反映力对位移的累积效果。
5、功是标量,虽有正负之分,但却无方向,功的运算遵循代数运算法则。
【例一】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移动了距离s,如果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则推力做的功为( )
A.Fssin B.Fscos
C.mgscos D.mg(sincos)s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3一、指导思想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本着"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物理的乐趣, ……此处隐藏17336个字……>师:我给同学们提供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天平、量筒、溢水杯、玻璃瓶配重物、水
你能想到几种方法测出或计算出物体的重力的大小呢?
生:①可以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力;②可以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然后根据G=mg求出物体的重力。
师:那么你又有几种方法测出浮力的大小?
生: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然后将物体浸入水中,测出拉力;②用溢水杯,再测出溢出水的体积。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③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V1,在将重物放入水中,记下此时液面到达的刻度V2,V2V1=V排,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
师:很好!大家的想法很多也很正确。下面我们就来探究物体在不同状态下的重力、浮力。我们首先研究下沉。(出示石块)你选择哪种方法测出重力、浮力?
生:我选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力和浮力。(简单)
师:很好!下面大家动手实验,并把实验结果填入表格一当中。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14一、教材编排与内容设计
教科书从第七章到第十二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自我评价”和“家庭实验室”,提些值
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二、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
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
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与辅导措施
基础知识过关对潜能生的帮扶,尽量多用实验教学,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体验到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快乐,获得乐享学习的感受,提高学习的兴趣;
4和生活相结合;平等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多鼓励,尤其是潜能生;
6单元知识及时梳理,便于查缺补漏。
四、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上学期期末试卷讲评1节
第七章力6节
第八章力与运动6节
第九章压力与压强6节
期中阶段性复习与测试4节
第十章浮力5节
第十一章功与简单机械8节
第十二章机械能4节
期末复习与测试6节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15一、指导思想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物理学这一门自然科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物理学知识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通过“动手动脑学物理”,学生们已对进一步学习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用“生活中的物理”这一思想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想学物理到热爱物理。
二、教学目标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物理世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对周围的自然世界有一个更深入的,更加科学的认识。
三、具体的安排如下:
1、本学期的具体教学内容有
第六章 电压电阻
本章是学习电学知识、掌握欧姆定律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掌握了最基本的电学知识后才能再进行以后的学习。
1.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2.会使用电压表;
第七章 欧姆定律
本章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在初中电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既是后面学习“电功率”的基础,也是理解日常生活中电学知识的基础。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第八章 电功率
本章在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基础上,把对电学的.研究拓展到电能和电功率。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4.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第九章 电与磁
本章主要讲述磁现象、电流的磁场、电磁铁及其应用、电动机、电磁感应及其应用。
1.能用实验证实电磁相互作用
2.通过实验,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4.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第十章 信息的传递
本章主要讲述了电磁波及信息的传递。
1.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2.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周 次 内 容(课时)
第一周 电压(1) 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1-2)
第二周 电阻(1) 变阻器(1)
第三周 复习和总结(1) 测试和评卷(1-2)
第四周 探究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1) 欧姆定律及应用
第五周 测量小灯炮的电阻(1)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1)
第六周 复习和总结(1) 测试和评卷(1)
第七周 电能(1) 电功率(1)
第八周 电功率(1) 测量小灯炮的电功率(2)
第九周 准备期中考试
第十周 期中考试和评卷
第十一周 电与热(2)
第十二周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1) 复习和总结(1)
第十三周 磁现象(1) 磁场(1)
第十四周 电生磁 (1) 电磁铁 (1)
第十五周 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1) 电动机(2)
第十六周 磁生电(2)
第十七周 复习和总结(1)
第十八周 期末复习
第十九周 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