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天骄子》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天骄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海天骄子》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13个生字,其中6个只识不写。理解词语的意思。
3、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柏耀平成长为"海天骄子"的历程,学习他勇攀科学高峰,不断进取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三段为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13个生字,其中6个只识不写。理解词语的意思。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
板书 15海天骄子
质疑 "海天骄子"是谁?为什么称他为"海天骄子"?他怎样成为"海天骄子"的?
二: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读顺语句,读通课文,标好小节,划出不理解的词语,边读边思。
3、交流。
4、难读音,难写字。
5、读书纠音。
6、再读,质疑解疑,并回答开头的质疑。
7、默读课文,分段。
三: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在报纸上收集一些献身岗位、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的人的事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2、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柏耀平成长为"海天骄子"的历程,学习他勇攀科学高峰,不断进取的崇高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海天骄子"指的就是柏耀平,那柏耀平在你的心中是怎样的形象?请你边读第一段边看图,说说柏耀平在你心中的形象。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读第一段,结合看图,把你感受到的、了解到的、相象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指导感情朗读。
过渡:柏耀平为什么能成为这么出色的军人呢?
三:学习二、三重点段。
1、读二、三段找一找,划一划。
2、交流自己划的语句。
3、小组合作学习,从这些语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4、汇报,师相机点拨。
(1)"他决心征服这座浮动的海上科技城。""海上科技城"指什么?这句话表达了柏耀平怎样的决心?
(2)他是怎样征服它的?
(3)他为什么要帮助小洪?
(4)为什么称柏耀平为"海天骄子"?"新一代中国军人的风采"应当是怎样的?
5、在学生讨论中相机,指导朗读。
四:总结。
1、像柏耀平这样的新一代中国军人你觉得我国需要吗?
2、你想说什么呢?
五:作业。
1、读下面的词语,把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一起,给剩下的词语找一个近义词。
化为乌有 心潮起伏 灰飞烟灭 翱翔 驰骋 眼花缭乱 波涛汹涌 眺望 精密 闲暇
2、 在"翱翔"、"驰骋"、"跨越"、"征服"、"钻研"、"风采"中选五个词语写一段话介绍柏耀平。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仿照课文表现柏耀平的方法,有条理地介绍年最敬佩的一个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海天骄子》介绍了柏耀平刻苦学习,勇攀科学高峰,成长为既能架机搏击云天,又能指挥现代化战舰劈波斩浪的新一代中国军人。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描述他的呢?
二:学习课文的'写法。
1、首先课文通过两个不同的场景的描写让我们感受柏耀平鲜货的人物形象。
2、其次用一个具体的事例说明柏耀平是怎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
3、三是他是怎样帮助战友共同进步的。
三:练习。
1、确定要写的人。
2、选用哪两个事例。
3、列好提纲,动笔写。
四:习作修改。
1、同位修改,评选好的稿子。
3、 习作欣赏。
《海天骄子》教案 篇2教材简介
《海天骄子》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柏耀平的故事,展现了新一代复合型军人的风采。
预设目标
我在课堂教学(第一教时)之前,预设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把学生在自学中解决的问题进行交流,把自学中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类、整合。
教学过程实录及思考
一、课内预习指导。
(一)出示要求:
1.学生自己一个人认真反复读课文,对照课后生字表,扫清生
字新词障碍。把课文读顺、读流畅。把不能理解的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或利用词典等工具书解决。
2.记录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每一个问题,能解决的问题可在文中直接划出做好标记或在预习本上简单摘记,不能解决的留底备用。
3.阅读发放的资料(有关“柏耀平”的先进事迹材料),加深对文章的了解。
(二)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自学。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点拨,特别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地进行自学。
(三)在课上未能完成的同学或还想自学的同学课后继续自学。
[反思:①预习是一种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的基础。我把预习称为第一次自学。这个预习设计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动机等方面进行了构筑。引导他们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最佳准备状态。通过这个环节的自学,学生自然生成了问题,并把一些简单的问题自己解决了。而留底的问题又为下面的学习作好了铺垫。②在预习乃至自主学习中,最容易忽视的是学有困难的学生。在预习阶段中,我有意地注重对他们的辅导。有个学生读“暇”字,由于是外地学生,咬字不准,老把“xiá”读作“jiá”。我耐心地让他读了4次,他才读准确。③一节课只有40分钟,要想全班全部完成是不可能的。像这节课只有28%的学生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所以我允许让学生课后继续。以求每个学生都能从容地自学。④由于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条件相对落后,没有学生专用电脑室。另据我调查全班41名学生, 没有一名学生家中有电脑。因此不可 ……此处隐藏2198个字……平是一位英雄人物,被大家誉为“海天骄子”。“骄子”是什么意思?
二、读通读顺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为什么大家称他为海天骄子?他又是怎样成为海天骄子定额呢?请大家快速把课文读一遍。读后交流:读了一遍课文你了解了哪些内容?有哪些感受?
2、师小结:大家刚才零零碎碎地谈了答对柏耀平的印象。下面我们要深入学习课文,首先我们要把课文读通顺。现在请大家细细地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特别是13个生字的读音要正确,还要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①检查一下生字词读音。②指名同学分小节读课文。
3、默读课文,用一、二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交流。(老师引导:这篇课文写的是谁干什么结果怎样柏耀平刻苦钻研军事技术,最后成为海天骄子。)
三、概括段落大意,进行思维训练。
1、刚才大家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了很好的概括。根据主人公柏耀平所表现的.几件事,大家可以这样来分段。第一段(1---3节)、第二段(4---5节)、第三段(6节)、第四段(7)
2、以小组为单位,读读课文,用一句话来概括每一段的段意。交流。
根据学生归纳情况教师归纳为:(大屏幕出示)
(1)、柏耀平在海空演习中都能大显身手。
(2)、柏耀平在战舰上刻苦钻研。
(3)、柏耀平担任舰长带领官兵向科技进军。
(4)、柏耀平被誉为“海天骄子”。
3、请大家细细看看四段段意,想想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用“因为所以”把它连起来说一说。交流。
4、小结。
四、精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出示有关句子,(投影)
一架银色战鹰闪电似的俯冲而下,电光雷火喷射而出,“敌人”的海上目标应声化为乌有。
A、从“化为乌有”、“灰飞烟灭”这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B、联系下文说说是谁驾驶战鹰,是谁指挥战舰,对“同一位军”这一点你有什么想法
3、感情朗读
学生练读,教师范读,指名读。
4、小结。
五、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柏耀平成长为“海天骄子”的历程,学习他勇攀科学高峰,不断进取的崇高精神。
2、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一、复习检查,准备新授。
1、指读词语,注意正音。
2、这是一篇写人的课文,说说“海天骄子”指的是谁。这节课我们继续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这位“海天骄子”正向世人展示着新一代中国军人的风采。
二、精读课文
1、精读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
(2)精心设问,切入重点:柏耀平从舰长班毕业,跨上现代化战舰后,是如何征服这座浮动的“海上科技城”的?
A、眺望波涛汹涌的大海,柏耀平心潮起伏:在未来的海战中,谁抢占了现代科技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主动。他决心征服这座浮动的“海上科技城”。
结合课文理解:“心潮起伏”指柏耀平心绪此起彼伏,心情激荡不已。引导学生体会:柏耀平充分认识到掌握现代科技的重要性,他立志凭实力征服这座浮动的“海上科技城”)
B、从此,他每天睡得最晚,起得最早。夜深人静,水兵们早已头枕波涛,进入甜甜的梦乡,他却打着手电,穿舱过室,默默地对着各种精密装备,边看边记边思考。为了搞清雷达天线的构造,他攀上全舰最高桅杆的顶端;为了弄明白主机的工作原理,他和主机班战士一起钻到舰艇的最底舱。(引导学生抓住加点的词语品味,感受柏耀平刻苦学习、勇攀科技高峰的精神,了解他成为“海天骄子”的成长历程)
(3)分层引读第5自然段。
A、柏耀平立志征服“海上科技城”。
B、柏耀平刻苦学习,勇攀科技高峰。
C、柏耀平掌握了指挥现代化战舰的本领。
(4)指导感情朗读。
柏耀平有着勇攀科技高峰的志向,他潜心钻研。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描绘他那奋发向上、勇攀高峰的情景吧!
指名朗读,教师范读,集体齐读。
(5)小结并板书。
2、精读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边读边想:柏耀平是如何带领542战舰官兵打响高科技进军的攻坚战的?为什么说“海天骄子”柏耀平正向世人展示着新一代中国军人的风采?
(3)抓住重点句,潜心体会文意。
A、他对战士们说:“一艘现代化战舰,是不允许一个舰员不合格、一个战位有失误的。
(理解这三个“一”,体会柏耀平认真负责、严格管理的工作作风,结合下文的有关语句加深体会柏耀平带领542战舰官兵打响攻坚战的内因)
B、柏耀平拍拍小洪的肩膀说:“在现代化的战舰上不存在技术简单的岗位。”(引导学生从柏耀平的动作、语言中感悟:对现代科技认识要透,要掌握科技就必须不断进取,努力钻研。柏耀平的话是对小洪的教育和鞭策。让学生通过朗读来品味)
C、这位驾机能翱翔九天,操舰能驰骋五洋的“海天骄子”,正向世人展示着新一代中国军人的风采。(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称柏耀平为“海天骄子”?“新一代中国军人的风采”应当怎样理解?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加深认识:柏耀平率领542舰官兵,先后出色完成了数十次巡逻护航和军事演习等重大任务。回顾前文,他的确驾机能翱翔九天,操舰能驰骋五洋,他是我国第一代高素质复合型军事指挥人才,这正是新一代中国军人的风采)
(4)指导感情朗读。
回顾课文,柏耀平刻苦学习、勇攀科技高峰,这位“海天骄子”的成长历程生动感人,让我们通过朗读热情赞扬这位新一代的中国军人。
练读,指读,集体朗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
2、仿照课文表现柏耀平的方法,有条理地介绍最敬佩的一个人。
一、总结全文,朗读课文
二、仿照课文表现柏耀平的方法,有条理地介绍最敬佩的一个人。
(一):导入。
《海天骄子》介绍了柏耀平刻苦学习,勇攀科学高峰,成长为既能架机搏击云天,又能指挥现代化战舰劈波斩浪的新一代中国军人。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描述他的呢?
(二):学习课文的写法。
1、首先课文通过两个不同的场景的描写让我们感受柏耀平鲜货的人物形象。
2、其次用一个具体的事例说明柏耀平是怎样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
3、三是他是怎样帮助战友共同进步的。
(三):练习。
1、确定要写的人。
2、选用哪两个事例。
3、列好提纲,动笔写。‘
(四):习作修改。
1、同位修改,评选好的稿子。
3、习作欣赏。
三、教后感: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复述柏耀平成长为“海天骄子”的历程,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积累语言,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